经典赏析 | 西周小克鼎——铭文拓片
相关推荐
-
此文物传承有序,极其精美华丽,专家费尽心机破解150字铭文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珍藏着无数璀璨夺目的文物,它们如同繁星一样,点亮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天空,记载着古人们的不朽成就.它们多则几千年历史,少则几十年,能够在今天为我们所见,或多或少都有传奇经历,山东 ...
-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怀疑翻模勿跟.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出土,通高65.42厘米,口径19.7厘米,腹深48.42厘米,盖榫外侧有铭文六十字,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 ...
-
西周灭商之后,是如何有效控制诸侯国的,朝觐真的管用?
虽然分封制度为西周初期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今天的历史学习者在以"上帝视角"审视了西周历史之后,常常会认为这项制度虽然带来了利益,但是其消极的一面也非常明显--分封制度为诸 ...
-
作为爵位之首,西周时期的“公爵”很特殊么?都有谁当过?
爵位之首的"公",在金文铭文中,"公"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贵族死后拥有的尊称,另一类则是贵族生前就拥有的尊号. 前一类"死后尊称"数量较多 ...
-
西周|金文《小克鼎》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 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 ...
-
西周《小克鼎》铭文欣赏 (故宫博物院藏)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 ...
-
西周|金文《小克鼎》价值颇高!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 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 ...
-
静远室新作||杨剑金石拓片题跋《跋西周伯逆鼎铭文》
跋西周伯逆鼎铭文 杨 剑 伯逆鼎为西周时期青铜器,圆形,直口,双立耳,束颈,鼓腹微垂,三柱形足,腹部饰凸弦纹两周.通高18.5厘米,口径16.7厘米,腹径18厘米.内腹壁一侧有铭文二行五个字,释曰:伯 ...
-
戌嗣子鼎铭文拓片及临作
戍嗣子鼎,商代晚期.1959年5月河南安阳事后岗殉葬圆坑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高48厘米 .口径39.5×34.5厘米 .腹深24.6厘米,重21.5公斤.直口折沿,腹微鼓,双立耳,圜 ...
-
西周《大盂鼎》铭文拓片(高清详解)
2017-10-27 09:48· 清 全形拓 大盂鼎 北京泰和嘉诚2011秋拍 成交价101.2万元 作品鉴赏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 ...
-
小盂鼎铭文通解
内容摘要:小盂鼎,周初铜器,惜器已失,仅有铭文拓本留存.铭文泐损很多,不易通读.本书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小盂鼎图片再行辨迹,重作文字考辨.文章断句.词义考释,并作了现代汉语通译.主题词:小盂鼎.青铜器铭文 ...
-
小盂鼎铭文辨临
小盂鼎铭文的书法价值,在于它有很多字,在别的铭文中很少出现.其文作者是一个书法高手,可惜铭文泐损.模糊不清,但清晰的字可看出其文字非常端庄美丽. 小盂鼎原拓片很难看清,所临也会有误.临写本对每字作释文 ...
-
《小盂鼎铭文通解》简介
前 言 在中国古代文献的浩瀚海洋中,最远最深的是金文文献.它们记载着中国人最早的思想.文化和史实.其言其文,至今还未被人们完全知晓.它们被古代中国人铸在青铜器上,要后代子子孙孙永远铭记.青铜器铭文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