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忆大叔(芝兰玉树&如风)
相关推荐
-
文学原创•《两家考》(八场戏剧)编剧 陈学超
两家考 (八场戏剧) 编剧 陈学超 人物表 程玉清--男,46岁,中学代课教师. 志虹妈--女,45岁,程玉清妻子. 程志虹--男,23岁,历届高中毕业生,程玉清的儿子. 程雪玉--女,17岁,应届初 ...
-
原创散文 | 救命的月饼模子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文/于世涛 01 中秋 中秋节到了,家家都要吃月饼.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月饼模子. 月饼模子,就是做月饼的模具.我家的月饼模子是枣木的,木质呈暗红色,沉甸甸的.模具厚约3 ...
-
张丽霞【散文】父亲和我们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父亲和我们 文//张丽霞 小时候,老爸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冷峻严 ...
-
忆童年之后序
封面题词:林赤莹 曾以为,有很多记忆是抹不去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担心原来诸多的"抹不去"会退化成"想不起".于是有了前面四篇<忆童年>的文字, ...
-
阳台一方天——散文选辑:老去
不觉之间已经活过了六十年.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六十岁,只能算是中年.但是,国内人们还是会按照国内的习惯,把六十岁以上的人一律称为老人. 有同龄的朋友在和我聊天.交流老去的感受时说,他外出乘坐公 ...
-
【西南作家散文】杨林珠/桔 • 子之殇
西南作家散文 桔 · 子之殇 杨林珠(江西) "老爸.老杨,这桔子好吃,去帮我买一点吧." 我没大没小的对父亲说. 又是深秋,满街都是黄澄澄的桔子.我回家看望父母,顺手拿起茶几上的 ...
-
村民们为了上网不花钱,大叔带着村民们研制免费网络
村民们为了上网不花钱,大叔带着村民们研制免费网络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善心,善语,善行,必善果/李青松
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善能育德,忍能养福,慈能养寿,宽能聚财.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载物.所以每个人要追求的境界是善心.善语.善行,必善果." 我的理解就是" ...
-
散文||老妈老爸姐弟恋
老妈老爸姐弟恋 王中霞||江苏 老妈王秀珍,今年74岁.老爸王文付,今年72岁.两个人都姓王,显得挺亲切.我说他们是姐弟恋,老妈一副不屑的神情:"哎呀,比农药都药人!" 这叫什么话 ...
-
散文 | 忆细叔(芝兰玉树&春之韵)
忆 细 叔 作者:芝兰玉树 朗诵:春之韵 1 这里没有繁华,离"文明"比较远.青山逶迤,绿水环绕.湖水时而平静如镜,倒映着山峰伟岸的身躯:时而奔腾咆哮,撕扯拍打着山脚的岩石:时而 ...
-
乡情散文:回忆小时候拉风锨
文:张宗龙 我们老家把"风箱"叫风锨,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吹风工具.风锨,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离不了.户户都要用.人人会使唤.那一拉一推发出的"呱嗒呱嗒"的响声, ...
-
散文||忆驮水
忆驮水 近日在一位收藏爱好者那里目睹了一幅完整的驮水工具老照片,不由勾起了我对那段艰苦岁月里驮水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南部山区,属祁连山高.深.浅山干旱等生态性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
-
【《散文诗年鉴选刊》作品连播(23)】散文诗人档案:箫风卷 在韩家荡,做一朵快乐的莲(外两章)
21世纪散文诗·第523期 散文诗人档案 箫风卷 在韩家荡,做一朵快乐的莲(外两章) 一 第一次来到苏北响水,是因为响水有个韩家荡,因为韩家荡有千万朵莲花在等我. 因为,与莲花一起等我的,还有我的好兄 ...
-
【散文】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犹之惠风 荏苒在衣 壹 似乎,我与现实世界之间,永远隔着一条河流.水面并不宽阔,但是源远流长.水里流着时光,水中游着梦想,河水永不干涸. 流水泱泱,也似岁月沉寂无声.对岸的红尘,有时看得并不是那么真切 ...
-
陈龙 散文 忆清明
和往年一样,清明临近总会有雨露降临,这似乎是老天和人们早有了约定,只有雨露到来,才能更让世人感知"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真实内涵. 我像往常一样,和亲人们一起在清明之际赶回了家乡,去看 ...
-
散文 | 车站(芝兰玉树&春之韵)
车 站 作者:芝兰玉树 朗诵:春之韵 一 刚出来打工的两年,没有手机,我与老爸用写信的方式联系.老爸读书少,眼睛又不便,写字对他来说是"重活":但仍坚持一月一封.在他看来,只要 ...
-
散文 | 忆双夏(李志锋)
忆 双 夏 文/李志锋 那个年代,学校和单位经常组织学生.职工参加各种劳动,还美其名曰义务劳动.这些劳动包括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体力劳动.例如防洪的修堤坝,要挖土挑土:洪水来了就要下乡抢收稻谷:农闲时节 ...
-
散文||忆岳父
忆岳父 岳父去世两年了,两年来,他的立身行事和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往事历历,如在目前.时时警示我,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工作. 第一次见到岳父,我心里犹如那年参加高考一样忐忑.我在农村长大,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