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 汉代舞服的考古学研究

(0)

相关推荐

  • 贵州汉墓的乐舞文物

    中国丧葬礼俗历史久远,至迟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盛行不衰,厚葬之风盛行,葬礼已包括祭奠.追悼和居丧等内容,除随葬丰厚的明器和实用器之外,甚至出现了人牲 ...

  • 海曲汉墓[海曲汉墓]

    2002年春,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曲墓地进行抢救发掘.共发掘墓葬90座,为山东地区迄今保存最完好汉墓,全部属中小型墓. "王坟"和"娘娘坟 ...

  • “祭祀是居,神明是处”: 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图像配置与叙事

    汉画像石以十分丰富的内容表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物质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众多方面,宋代以来就颇受到金石学者的关注,近现代以来从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然而,一方面由于出土时往 ...

  • 百余套陶俑演绎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史

    音乐舞蹈陶俑展品一 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郝璟华)4月2日至11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展览巡展的首站(西安站)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从 ...

  • 《唐宫夜宴》盛唐侍女爆红,再往前六百年,洛阳的侍女竟是这样的

    春节期间爆红的<唐宫夜宴> 从洛阳唐俑中获得灵感的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节目新春爆红,这时,洛阳市黄河孟津会盟段出土的汉墓中,又发现了完整汉代陶侍女俑与陶马俑,使得汉代陶俑这 ...

  • 汉代舞服的考古学研究

    舞蹈是以人类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既是对人类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升华.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民族,艺术都是一种社会的表现"[1],舞蹈艺术自然也不例 ...

  • 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是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手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以"物"为载体."名"为媒介确立了生产者.监造者以及生产机构之间对产品 ...

  • 王方华: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导语 在11月8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王方华教授,发表题为<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的演讲.作为新一届C50+论坛轮值主席,王方华在演 ...

  • 成龙版魔性舞蹈《浪子心》没有印度舞服 咱也要跟风

    成龙版魔性舞蹈《浪子心》没有印度舞服 咱也要跟风

  • 除了湛蓝的海水,冲绳还有奢华版“新无奇”舞服

    冲绳舞蹈中的"新无奇"舞服是一种很别致的服装. 在冲绳那霸地方的孟兰盆舞<驹舞>中,表演者穿的就是黄地松竹梅图案的"新无奇"装.那红.黄.青.紫等斑 ...

  •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队员在对山东菏泽市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56座汉墓,并发现了9座东周墓葬.5个商 ...

  •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与考古学研究

    ▲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2 ...

  • 汉代谶纬的图像美学研究

    2021年03月17日15:50 徐州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朱存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谶纬的图像美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ZX08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 ...

  • 辽西地区史前时期植物考古学研究述论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辽西地区史前文明悠久并具连续性,植物考古学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为揭示辽西地区的生业模式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综合浮选报告以及研究性文章,对辽西地区史前时期生业发展模式进行统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