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大屋村、石桥崀村
相关推荐
-
粤东围拢屋粤东围拢屋——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的客家风情
游:与之前介绍的河源林寨四角楼一样,粤东的围龙屋也是客家有形文化的代表与象征.侨乡村内最具代表作的有有近百年历史的德馨堂,<孝女彩金>的拍摄地:有华南又庐,光听"十厅九井&quo ...
-
歇马村里看石桥,百年古树石板街。
200810歇马村里看石桥,百年古树石板街. 在昆山有一个村庄,叫歇马桥村,但在古时称歇马桥镇.村子不大,但在周边很有些名气,而村里最被人称道的有名石桥,就叫歇马桥.更是老少皆知. ...
-
广宁宁——北市镇大屋村‘’永安里大屋‘’
坐落于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的大屋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村民为江姓客家人.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组成了一个客家建筑群.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 ...
-
【行参菩提】张振营丨小山村传承着皇恩荣宠
阳春四月,风和日丽.和家人朋友结伴到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的西递村游玩.西递隐藏在郁郁葱葱的青山里,直到车子拐进一个山谷看到一座高大的牌坊,这便是西递了. 西递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四周群山环抱,小桥流水, ...
-
速写珊塘村:风雨斜阳映古道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20-03-30 09:06 吴渭明 印象浙西 位于浙赣古道旁的柯城区石梁镇珊塘村,以吴姓为主,其祖先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为泰伯后裔.据<吴氏家谱>记载, ...
-
北大于河村那座小石桥,你还记得吗?
从北大于河村东头的那棵三四百年历史的老槐树往东,有一段残缺的小石桥,全部用大青石铺就,如今也埋没在沙土之中,由于往北在潍昌路上有一座新修的大桥,这座小石桥渐渐不通车了,很少有人走了,不过在大青石板上, ...
-
梁德新║“文魁塔”与仙口村的人文
建于清朝咸丰四年的"文魁塔 梅县松口镇仙口村境内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的仙口塔,该塔建在村中的松源河西岸.仙口塔(又叫文魁塔)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层古塔,木质楼梯可通达顶层. ...
-
梅县区松口镇仙口村,美丽的客家故乡【客都推荐】
松口镇仙口村客家民俗田野调查 梅州市客家研究会 梁德新 华南理工大学 张华华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仙口村是个著名的客家山村,报刊和电视 ...
-
千古客家名村:江西卢屋村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来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2019年6月21日,卢屋村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千年客家村 卢屋村是一个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
北市镇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境东北部,东与清远市清新区接壤,北与阳山县交界,处在"两市三县"的交结点上,南连江屯镇.螺岗镇,西依赤坑镇,地势东高西低,距县城35千米(在建螺岗段), ...
-
云山街道大屋基行政村:清末自邑城建村的村落
云山街道大屋基行政村:清末自邑城建村的村落 云山街道大屋基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7000米.村民委员会驻大屋基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3亩.山地300 ...
-
“乐湾村陈家大屋”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3)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木樨花开碰碰香|作者蔡兰芬,蕲春县青石镇大屋村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木樨就是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古人诗中的桂子也是桂花. 桂花在我们这儿并不少见,大多以金桂和四季桂居多.金桂花色金黄,花簇紧密,每年中秋 ...
-
严凤琴│黄梅杉木朱穴村 外婆家的朱大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民间祭祖的日子,我又想起了我已故多年的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家在黄梅县杉木乡朱穴村(许多年后也不知名称改了没有).这是一个四邻土桥村.王寨村.黄梅四中.朱岭村.陶刘村.李和村,很大的自然 ...
-
上饶正在消失的古村,孔子学生颜回的后裔,300多人同住一座大屋
上饶市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市,全市有4A级景区有30多个,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城市中也是排名前几的.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也是风生水起,全市12个县(市.区)处处有乡村休闲好去处.寻找一个安静的 ...
-
瘦石 || 隍城大屋村:人文仙迹多胜游
松湖镇,自古便是锦江流域商贸集镇和航运码头,又是通往省城南昌的重要通道,在丰城河西地区鼎鼎有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松湖街还是一个热词,虽说松湖镇隶属于新建县,但在集市做买卖经商的却多数是丰城河西地 ...
-
【林氏字辈】1870-四川泸州泸县玄滩镇玉坪村大屋基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