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 彩陶二
相关推荐
-
【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罐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所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罐高32.4厘米,口径15.5厘米,腹径35.8厘米,底径12.2厘米,重4.178千克,泥质橙黄陶,侈口,短束颈,溜肩,鼓腹逐渐下收为小平 ...
-
纹饰图典:几何纹样之旋涡纹
旋涡纹是出现时间较早的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上,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纹样审美思想和造型意识的起源,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它的起源多有猜测,主流是认为起源于自然界的水涡,或者是源于对 ...
-
【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的彩陶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马家窑彩陶多样的器型.精美的纹饰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藏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 ...
-
甘肃彩陶五千年
不少粉丝反映时常找不到盛世文玩, 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到盛世美文, 请大家不要客气地置顶吧. 点击上方 "盛世文玩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
-
甘肃省博物馆 彩陶一
我们的丝绸之路正式行程从甘肃省博物馆开始了.这是一幢高大的仿苏建筑,虽然远离北京千里,却一点不觉陌生,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建设部大楼一模一样的苏联飞机式建筑,其实我的小学也是这种飞机式的,只是个头要小很 ...
-
甘肃省博物馆(二)秦韵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二)秦韵 博陵 甘肃省博物馆随拍,秦韵-- 陶甗(西周) 陶喇叭口罐.铲足鬲(西周) 秦公镈(春秋) 青铜簋(春秋) 战国车辆复原 车舆侧板饰(战国) 鸟 ...
-
甘肃省博物馆 丝路文明二
丝绸之路带来了和平.美好和文化味的生活,但这样的和谐社会却并不容易,这种生活首先是卫青霍去病们用刀枪打下来的,还是窦固窦宪们用金戈铁马保护下来的.西汉王朝为打入西域几乎举国砸锅卖铁,而后继的东汉王朝为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二)丝路文明
2000多年前,张骞打开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100多年前,李希霍芬将这条沟联欧亚大陆的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甘博里设立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被评为当年的国家十大精品陈列展.丝绸之路展厅堪称甘博陈列设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一)彩陶文明 下
7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怎么来的还不大清楚,5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怎么结束的也不大明白.曾经请教过一位专家,他很负责地回答我:"不知道",然后只能很概括地表示大概它太老了,几千年了, ...
-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三)彩陶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三)彩陶 博陵 甘肃省博物馆随拍,彩陶-- 杯口红陶尖底瓶(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6000年) 葫芦瓶(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6000年)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 ...
-
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之二
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之二
-
山东省博物馆(二)
继续,青铜器 陶方座簋 陶豆 镶绿松石铜敦 错金银镶嵌绿松石银泡三钮镜 战国铜首饰盒 这两个陶量外面有印文 曲阜九龙山汉墓出土的各种鎏金车饰 错金蟠螭纹当卢 镶嵌绿松石鎏金环 陶井 铜井--比较罕见
-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国宝,距今才几百年,却为何媲美东汉铜奔马?
大家知道1969年被发现的甘肃雷台汉墓吗?雷台汉墓中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国宝"踏马飞燕",也就是先进被甘肃肃博物馆列为镇馆之宝的东汉东汉铜奔马,这座东汉铜奔马自然就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