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罐
相关推荐
-
瓷绘 | 中国陶瓷起源
大凉山老城街道,新与旧交替,生生不息,传承有序 我国现存最早的陶瓷残片出于南方地区的一些洞穴居住址中,距今已有9000年至10000年.就一般意义上来说:制陶完全可能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活实践 ...
-
马家窑文化的神秘面纱
去过甘肃省博物馆,或者初对马家窑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有一个疑问:陶制品上这么多的线形图案,纹形图案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神秘的解读?作为当代人我们完全看不懂.选瓷人即将为你揭开58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 ...
-
鉴赏丨新石器彩陶的入门知识(二)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遗址而得名[1],其年代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2050年(碳十四测年为公元前3190-1715年),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属于仰韶 ...
-
【文物鉴赏】马厂类型回纹双耳彩陶罐
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回纹双耳彩罐罐,(如图)1984年出土于临夏县桥寺乡朱家墩阳洼地.通体高9.2厘米,口沿直径9.7厘米,底部直径6.3厘米,腹部直径11.7厘米.泥质橙红陶,侈口 ...
-
【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的彩陶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马家窑彩陶多样的器型.精美的纹饰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藏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 ...
-
涨知识|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源
摘 要:锯齿纹彩陶在公元前四至三千纪盛行于中亚地区的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 也是公元前三千纪后期马家窑文化半山期彩陶的标志性特征.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彩陶; 锯齿纹; 纳马兹加二至四期 ...
-
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
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源*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锯齿纹彩陶在公元前四至三千纪盛行于中亚地区的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也是公元前三千纪后期马家窑文化半山期彩陶的标志性特征.半山期锯 ...
-
【文物鉴赏】反映民俗文化的生肖八卦纹花錢 | 宋康年
(文物鉴赏) 反映民俗文化的生肖八卦纹花錢 中国鈛币学会员 安徽省望江县博物馆副研究员 宋康年 我国古代錢币,可分为流通币和非流通帀两种体系.自古以来,人们对流通帀研究甚多,但对非流通帀却談 ...
-
【文物鉴赏】宋康年 | 试探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成
(文物鉴赏) 试探汉代文字瓦当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成 中国考古学会员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副研究员 宋康年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古建筑瓦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 ...
-
【文物鉴赏】齐家文化骨锥
骨器是指人类先民以人或动物的骨头磨制而成的器具,是人类在石器时代的主要辅助工具,不但有生产工具,还有生活用具,通常有骨针.骨锥.骨匕.骨梳.骨纽扣等,于旧石器时代出现,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后因铁器的使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七)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今天开车,101.8播出这首中学时代的歌,看着北京清晨大雨后的晴朗天空和朵朵白云,听着这首老歌,好怀念那些跟着感觉走的年代啊.5000年前青海湖畔的马家窑人,可能也是在一次次彻夜狂欢中跟着感觉尽情挥洒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八)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到夏天了,朋友在查最近的天气,约着去大草原看银河.现在看星星是一件多么浪漫又多么奢侈的事啊,不过几千年前的人们,在静下来的夜里,应该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斗和灿烂银河.他们在仰望星空时,会不会跟我们小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