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七)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相关推荐
-
纹饰图典:几何纹样之旋涡纹
旋涡纹是出现时间较早的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上,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纹样审美思想和造型意识的起源,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它的起源多有猜测,主流是认为起源于自然界的水涡,或者是源于对 ...
-
【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罐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所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罐高32.4厘米,口径15.5厘米,腹径35.8厘米,底径12.2厘米,重4.178千克,泥质橙黄陶,侈口,短束颈,溜肩,鼓腹逐渐下收为小平 ...
-
10多块碎片修复而成的文物,图案精美古朴,面世后惊艳世界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正在响应上级号召,如火如荼地兴修水库.就在工地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人突然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片.一开始,数量并不多,工人们没有当回事.可是,后来越挖越多,形状和图案显然不是 ...
-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于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为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为水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 ...
-
【文物鉴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的彩陶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马家窑彩陶多样的器型.精美的纹饰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藏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菱形纹双耳彩陶 ...
-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具有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 ...
-
禁止出境文物(119)|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出土信息: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八)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到夏天了,朋友在查最近的天气,约着去大草原看银河.现在看星星是一件多么浪漫又多么奢侈的事啊,不过几千年前的人们,在静下来的夜里,应该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斗和灿烂银河.他们在仰望星空时,会不会跟我们小区门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红山文化玉龙
龙作为一种神化传说动物,早期地位并不高,传说中有的被黄帝当成坐骑,有的负责拉神仙的车辇,而且可以被豢龙氏饲养,还老得躲着会屠龙术的壮士.直到中古以后,龙的地位才上升,不过那也是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通过史前陶器不仅能看到当时人类的发展程度,还能看到艺术和宗教的萌芽. 第六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1974年青海乐都县柳湾采集,口径9.2厘米,高33.4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 第五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舞蹈纹盆
下面来支动感舞曲跳起来吧! 距今5000年前,带来华夏之光的仰韶文化消失了,中原地区的彩陶也被后起的龙山文化黑陶取代,眼看着中国彩陶史就要中断,这时在甘肃的临洮地区突然兴起一支新兴文化,他们完全取代了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而这件绝对是"窝闷过家滴"的人面鱼纹盆更是太著名了,不但是半坡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彩陶的象征,更可以算是中国新石器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三)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主脉的中原文明,就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而且,通过发现仰韶文化也第一次从科学考古的角度,证明了中华文明真的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啊.仰韶文化的彩陶达到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四)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说它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