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世间尽沧桑(18.1)

却说无涯自下山后,一时暂无目的,过了长江后,只在数处军营中打听消息,都不知楚天墀和李嗣业之下落。此时到处是兵马,无涯不愿御剑以致惊世骇俗,是以边行边打听,如此渐渐来至邺城,正遇上郭子仪与史思明大战。他怕此时上前,没来由被双方都当成奸细,因此打算夜探军营。谁知当日黄昏,唐军败下阵来,无涯避开大路,登高而望,只见李嗣业与楚天墀手持陌刀,拼死断后。正要前去帮忙,忽听楚天墀大叫数声“义父”,然后见楚天墀抱起李嗣业,随军撤退。不一会,消失在茫茫人流中,再也找不到二人。

无涯见状,只好随着撤退之唐军而走,到后来唐军分作几股,他追上前去打听,都不是李嗣业之部下,如此往返数回,几天过去,白跑了无数路程,仍未打听到确实消息。忽一日在路上听得消息,大唐安西名将李嗣业因被贼箭重创,不治身亡。无涯跌脚长叹,但此时已无法可想,怕楚天墀更有不测,于是一边赶路,一边打听消息。

却说楚天墀留书出走的那晚,无涯已经来到了帐外。他见楚天墀举动,已知他要南归,暗想只要他自己避过大军,当可安然回到家乡。因此无涯并不上前招呼,只一路跟随。而楚天墀此时归心似箭,兼且无涯轻功已臻化境,因此楚天墀并未知觉。如此两人一前一后,南下江西。

楚天墀虽然归心似箭,但更想知道一路上之兵灾状况,是以并不御剑飞行。他一路南行,但见千村薜荔、万户萧索,有些偌大的村庄,往往只剩几户人家,且其中皆是老弱病残或幼儿。楚天墀不知江西境况如何,心中甚是担心。

一日正在路旁树下歇息,忽见一队兵马迎面而来,约有一百余人,其中夹杂着啼哭声、哀求声、吆喝声、打骂声。楚天墀见是叛军服饰,估计又是在胡乱抓人。他见其中被抓的有数名女子与老人,知道这些人不是为抓壮丁,而是抓人去服苦役,那些女子很有可能被凌辱致死。楚天墀一念及此,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暗道:“我已不想再杀人,不如跟随下去,伺机相救。”

那些叛军见树下坐着个道士独自在那叹息,其中一人脾气暴躁,喝道:“几日也不见一个壮丁,这里却有个臭道士。”随即挥起马鞭,朝楚天墀扫来。楚天墀本不欲明里动手,但见对方先惹上门来,也只好接招。他见对方人多,无意缠斗,遂御剑飞上半空。那些女子、老人骤然见到,以为是神仙下凡,俱跪下叩头,大喊救命。叛军中有些胆大的,竟朝楚天墀射箭。楚天墀运起真气,使得那些箭都在身周跌落尘埃。叛军见状,又惊又怕,一窝蜂地跑了。楚天墀见不伤一人便将被抓之人都解救下来,甚为安心。

他见众女子与老人仍旧跪在地上,忙下来将她们扶起。楚天墀问起因由,原来众人都是附近雷家村之人,几个老人家里,连十二、三之孙子都被抓了壮丁,儿媳妇亦被抓去兵营洗衣做饭,至今生死不明。那几个女子有已婚的亦有未婚的,都是之前躲在地窖里才逃过几次劫难的。谁知昨晚半夜出来透气,却被叛军抓个正着。楚天墀想起一路这些惨状,暗道:“古人云:‘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乱世中不能自保,悲惨无过于此。”

楚天墀见众人衣不蔽体,满脸饥荒之色,有意帮他们买些衣食,遂问道:“附近可有买卖场所?”一老人道:“这年头,哪还有人敢出来做生意!”楚天墀无法可想,只好先送她们回雷家村。经过一路之交谈,众人已知他只是个道士而非神仙,心中遂又忐忑不安,害怕叛军去而复返。楚天墀分出大半盘缠,道:“乱世之中,无有桃源,贫道能力有限,诸位拿着,出外逃难去吧。”一女子啜泣道:“我们未出嫁女子,一出了村子便不认得路,道长叫我们逃去哪里?”

楚天墀思前想后,道:“此处绝对不能再住下去了,叛军已经知道了有地窖,不久就会再来扫荡。在此地也想不出个办法,不如诸位随我一起上路,若能遇上朝廷兵马,看是否能有个妥当安置,或者在他处可寻到避乱之所,那就万幸了。”众人都害怕楚天墀离开,听他说要上路,忙带上锅碗瓢盆,追随其南下。

一路之上,楚天墀不断地救死扶伤,跟随他逃难之队伍越来越大,其中还有些壮年男子,都是躲过叛军扫荡后之幸存者。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逃难的队伍已有一百余人,渐渐地每日之饮食,变成了大问题。无涯有时跟随在队伍后面,有时越过队伍之前数十里甚是上百里。楚天墀每日照顾这些难民,竟完全没发现无涯。这一路上令人头痛欲裂之事时有发生,哭爹叫娘、牵衣顿足、欲寻短见者,时时都有,楚天墀既要担心他们饿死,又要担心叛军追赶,还要每日听她们啼啼哭哭,可不知有多郁闷。他无数次地想就此御剑而去,尽快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一想到这一群几无战斗力之难民若遇上叛军,只怕不是死无全尸就是沦为奴隶,心中又实在不忍,只好一日日地挨下去。

一夜,狼群骤然来袭。这群狼因大军扫荡,久已未得饱餐一顿,此时见了众难民,都死命扑上前去。楚天墀等猝不及防,不少难民都被咬伤咬死。所幸此时难民中已有些壮丁,楚天墀吩咐这些人围在难民之外,保护老弱妇孺,然后自己在狼群中往来冲突,杀伤甚多。但狼乃是最凶残之物种,况且饥饿难耐,虽见楚天墀厉害,但绝不退切。

夜既深,狼王见死伤惨重,忽朝月嗷叫,群狼亦随之嗷嗷啸月。楚天墀隐隐听得远处有其他狼群之呼应声,忙指挥众人就近找墙垛、稻秸堆等可依靠之物。就这一会儿,楚天墀见狼王背上忽然多出一物,与狼相似,但比狼体型小很多,且前足短,后足长。那物向狼王轻吠了几句,然后狼王走向稻秸堆,那物熟视稻秸,忽跳下狼王之背,衔起一束稻秸望后便掷,然后朝着狼群吠叫几声。群狼明白其意,遂争衔稻秸。眼看稻秸堆就要倒塌,躲在其旁之难民纷纷跑开,狼群遂得以四面进攻。难民中有见多识广的,惊道:“狈来了!狈来了!”

楚天墀虽从小听说“狼狈为奸”一词,却今日方始见识到狈出策略而狼攻击。他见狼群凶残,暗想擒贼擒王,遂突入狼群追杀狼王与狈。但狼王与狈狡猾灵敏,几次都避了开去。楚天墀知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其他狼群前来夹击,难民伤亡会更大。他虚空画符,施展五雷正法,召请天雷神与妖雷神,下界除狼。

天雷神与妖雷神驾到,问楚天墀道:“法师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楚天墀道:“难民可怜,狼群猖獗,还请两位天神帮助难民。”天雷神道:“法师,本神主正天序、运四时,发生万物,保制劫运,馘天魔,荡瘟疫,擒天妖一切难治之祟,济生救产,疗大疾苦,杀狼这种小事,又何必烦我?”妖雷神亦道:“本神主杀古器精灵,伏原故气,伐坛破庙,不用奏陈,可便宜行持。为杀狼而召唤我等,法师虽有五雷正法,未免骚扰。”

楚天墀单膝跪地,请求道:“贫道一人,无法兼顾。还请两位天神大发慈悲,拯救难民。”天雷神道:“法师,不是我等不帮忙,天上地下之各路神仙,都有其职责所在,不可随意越俎代庖。也罢,也是我们下界一场,五弟,你发几个雷,把这些孽畜驱散吧。”妖雷神在五雷神中排行第五,天雷神排行老大。妖雷神听罢,无奈道:“是!大哥。”随即手发社雷,驱赶狼群。因狼群惧怕雷火,不一会儿,俱逃得不知去向。天雷神见此地已无事,遂又对楚天墀道:“法师虽会五雷正法,但你没有职衔,此后不应随意召扰。”言罢,与妖雷神回归天界。楚天墀听罢,哭笑不得,心道:“汉昭烈帝曾教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佛教亦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何神仙却有如许多的派头!”。

随即楚天墀指挥众人清理死者、救治伤者,发现被狼咬死六人,重伤二十余人,轻伤者更多。此时此地,苦无药材,楚天墀只得给伤者草草包扎。翌日,一些人埋葬死者。连年之征战,带来太多的伤亡与生离死别,众人面对死者,即便亲如家人,亦欲哭无泪。另一些人取了几只死狼,剥开狼皮,开膛破肚,洗刷干净。另一些人烧水准备熬汤,外加路上采的野菜,和着狼肉一起在锅里焖。这一日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

楚天墀此时盘缠都已用尽,难民一路南下,几乎都靠野菜充饥。有时运气好,遇上一两个善人施粥。众人都知道吃饱了这一顿,却不知道下一顿是否还有得吃,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捡来很多柴火,将那些死狼全部剥皮洗刷好,然后放在柴火上烤熟。因现在天气不够凉,若不烤熟,狼肉容易腐坏。又有人建议将剥下的狼皮带上,拿着树枝撑起来边走边晾,以后可以御寒,众人皆呼妙计。楚天墀见至少三日之内口粮无忧,且狼皮数量不少,至少每家可以分到一张,冬天稍可御寒,心中稍安。

众人一路向南,楚天墀为保护众人性命,此时也顾不得惊世骇俗,每日御剑飞行数次,远远地观察周边路上之情况。若有叛军从同一条路上来去,楚天墀则提醒大家赶快躲避;若是朝廷兵马,楚天墀便组织大家夹道欢呼。朝廷兵马一直征战匆匆,所到之处但见百姓若非疲敝待死,便是逃亡一空。此时忽见众难民夹道欢呼,大赶振奋。有些队伍若非急行军,还会停下来与难民交谈,并馈赠一些衣食等物。

楚天墀虽不是神仙,但众难民此时无疑已将其看得比神仙还重要,此时人人不再念佛祖保佑,也不求观音菩萨,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个每天不用吃多少东西的仙剑奇侠。楚天墀每日忙前忙后,飞来飞去,疲惫异常,但见难民能安然无恙,心中毫无怨言。由于伤亡少,许多沿途之难民纷纷慕名加入,以致难民队伍之人数与日俱增,渐渐已至三百余人。

此后沿着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至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然后沿着颍水河到达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一带),又行了两日,经六十里铺,到了淮河边。此地兵灾已少于中原地区,因此有不少人告别难民队伍,就留在淮河边讨生活。其中一些人自行来去,一些人会与楚天墀致意告别。乱世之中,又有谁还会去在乎这些礼节?况且楚天墀乃方外人之心胸,能与人寡言语、少交谈,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当晚楚天墀与所剩之两百多名难民就在淮河北岸歇宿,有人打算天亮后寻找船只过河,然后继续南下;也有人还在迟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原地区,进入淮南道,生活是否习惯?楚天墀独自坐在岸边,想起了龙虎山之泸溪河,想起小时候坐在叔叔的竹筏上,用脚戏弄着水面。

身后周边之难民,都已沉沉睡去。楚天墀又想起这一路之奔波,有人来,有人去;有人死,有人生;有人在此离散,有人在此结合。楚天墀怕那些未出嫁之成年女子或成年寡妇会暗地里受人欺负,遂在难民中观察选取一些未娶妻室之成年男子或壮年鳏夫,然后指定一名男子负责一名女子之安全。乱世之中,大家互相扶持,极易滋生感情。楚天墀但见哪一组能相互照顾而毫无怨言,便建议他们成亲。逃难之中,也无人去计较聘礼嫁妆,能多个家人就已经谢天谢地。这一方法倒很见效,因此这一路上楚天墀竟撮合了十余对。

翌日,楚天墀派出一些难民去上下游寻找船只,十几个人跑了大半天,才找来三个竹筏,况且要价很高。楚天墀见船价谈不拢,且中原人不敢乘竹筏过河,只好作罢。如此又等了一日,一些难民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些人甚至在埋怨这位仙剑奇侠本事太小。楚天墀听在耳里,虽不舒服,但也无意去与难民解释,即便是做了神仙,也不能想怎样便可怎样,更无意去与之争辩。

下午申时,淮河上游有一只大商船经过,有几位难民对楚天墀道:“道长,若能有如此大船渡我们过河,方可万无一失。”楚天墀搞不明白为什么北方人那么怕乘小船或竹筏,他此时也无心去搞明白这些,倒是这个难民的话提醒了他。他答道:“不错,贫道去试试看。”言罢,御剑飞升,直往商船上而去。

那商船的主人此时正在甲板上观察沿途是否安全,忽见一名道士站在剑上,凌空飞行而至。他不知是福是祸,呆在当地,做不得声。楚天墀落在甲板上后,见其表情,忙上前见礼,道:“福主受惊了。”那商人见来人讲礼,心中稍安,忙还礼道:“不知道长宝山何处?此来有何见教?”楚天墀道:“贫道乃龙虎山正一派门下,此来特有事相求。”

那商人走南闯北,却也见多识广,听说楚天墀是龙虎山正一派的,忙道:“原来道长是张天师门下,不知何事要吴某效劳。”楚天墀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道:“福主可见北岸之难民?他们从河北冀州一直跟随贫道逃难至此,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才到此地,如今欲往南边躲避兵灾,不想却受阻于淮河。北方人不敢乘坐小船,所以想请福主行个方便,耽误福主一些时间,做做好事,送他们过河如何?”

那商人见北岸密密麻麻地站着数百人,知道至少得往返两趟才能送完,如此将大大地耽误行程,是以心中极不情愿。楚天墀观容察色,已知其不情愿,但就此离去,何日才能带难民渡河?遂对那商人道:“福主,贫道与这些难民数百里相随,身上但凡值点钱的东西,都已变卖,唯有这柄正一剑,乃张天师所赐,不敢变卖。福主若能将这些难民渡过河去,贫道将这柄宝剑留下如何?等贫道日后宽裕了,再找福主赎回。”那商人听罢,有所心动,道:“罢了,既然道长能为了难民守护千里,吴某今日也做些善事,就当积点阴德好了。”楚天墀见其答应,遂将正一剑解下,送于那商人。

那商人接过剑来,随手拔出宝剑,但见剑身隐隐有黄色光华流动。他不知此乃修炼所致,还以为剑身是黄金铸就,登时十分开心,随即吩咐水手转舵驶向北岸,分两趟将众难民渡过淮河。有些难民细心,见楚天墀之宝剑在那商人手上,知是当成了渡河费,便要上前去索回,俱被楚天墀劝阻。

过了淮河,楚天墀找到当地人打听道路,当地人告诉他应向西南去光州(今信阳市潢川县),然后下麻城,如此可由大别山之余脉,沿山路南下。于是众人折向西南,往光州而去。一路上仍旧有些难民离开队伍,也仍有些从北方逃离之人加入队伍。

到了光州,乞丐云集,仿佛全天下之乞丐,都聚集于此。那些乞丐对新来之难民并不欢迎,似乎多来一个逃难的,他们就要少吃到一碗饭一样。楚天墀见随行之难民中有些人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而光州原来的那些乞丐却毫不讲理,只好号召随行之难民给当地人做半天工,换点盘缠与粮食。

此时人多事少,要想找一份能吃饱的工十分困难。好在有个大户人家早就在江湖上听说过楚天墀救难民之事,心中钦佩,今日得以相逢,甚是高兴,遂施舍了众人几大锅热粥,又送了楚天墀五十两纹银。楚天墀打听得此家主人也是做乞丐的,只是现在发迹了不用亲自出去乞讨。但俗话说得好,“乞丐做三年,皇帝懒得做”,他本人出门还是乞丐装束,对于江湖规矩与乞丐行规还遵守得非常好,因此也没有乞丐去骚扰他家。

过了光州,不一日来到大别山西北端,不少难民见此处地广人稀,荒山野岭足以开垦,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便商量着结伴离开队伍,往大别山深处而去,依山伴水,组建村落,搭起茅屋,又开荒种地。闲下来后,有几个会做陶器之手艺人为楚天墀塑了一座像,供奉起来,每逢节日,大家便组织社戏,烧香礼拜。此后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自给自足,大都得以安享晚年。

到了麻城,很多北方难民已不愿再走了,他们觉得,再往南就要过长江了,那离故乡太远了。好在此处已慢慢被朝廷军队收复,只有小股之叛军,已非朝廷军队之对手,于是楚天墀开始考虑疏散难民。部分不愿远离故乡之难民开始就地讨生活,不少人加入了当地的村子,因兵灾导致村里人口锐减,因此大部分留下之北方难民都被当地人接受。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大将军收服狼王,麾下多了一支狼兵,狼王被册封为总兵

    很久以前,北方闹起了叛乱,声势浩大.大将军郭期仲奉命征调十路总兵,围剿叛兵.他带着麾下将士,先行到达前方一个小镇上驻扎,等待各路总兵的到达. 部署好前方防务后,郭大将军率领十几名亲兵,到附近的高山上, ...

  • 第十八回 世间尽沧桑(18.4)

    匆匆一年过去,肃宗上元二年(西元761年)夏日,上清村之竹林开满了竹花.而楚天墀家园子里之竹子因还未成气候,故未同开.竹子虽是常见植物,但难得开花,约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一次.因难得一见,附近听说的人 ...

  • 第十八回 世间尽沧桑(18.3)

    此后货船因一直是在信江逆流,即便顺风也走不快.楚天墀与无涯说起近来之事,听无涯说起一直跟在自己后面,自己却懵然不知,惭愧道:"师父,弟子这些日子来确实心力有所劳损,以致差点被心魔所控.若非师 ...

  • 第十八回 世间尽沧桑(18.2)

    又往南行了几日,此时追随楚天墀之难民去多来少,总数已降至五十余人.不一日,一行人到了鄂州.鄂州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据说蛮荒时代,此地鳄鱼成群,遂因此成名,西周后改名为鄂邑.鄂州曾为三国时期吴国之都城,境 ...

  • 【简佳说书】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第三十八回(1)送金像君王用权术 看抄单太后悟沧桑

    ◆◆◆◆◆◆ <张居正>,是作家熊召政所著长篇小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 ...

  • 【简佳说书】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第三十八回(2)送金像君王用权术 看抄单太后悟沧桑

    ◆◆◆◆◆◆ <张居正>,是作家熊召政所著长篇小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 ...

  • 第十八回下征书高人抗志泄逆谋奸相伏诛

    却说元扩廓病殁后,尚有无太尉纳哈出,屡侵辽东.太祖饬都指挥马云.叶旺等,严行戒备.至纳哈出来攻,设伏袭击,大败元兵,纳哈出仓皇遁去,嗣是北塞粗安.惟太祖自得国以后,有心偃武,常欲将百战功臣,解除兵柄, ...

  • 第三十八回

    侯景檄十罪责梁主羊侃请大兵守采石 词云: 自家反道心何戾,转道他人罪.说来别有短和长,再四参详方悔受其降. 临江守险防飞渡,自是兵家务.奈何不听信奸谋,可惜江山社稷一时休. 右调<虞美人> ...

  • 【红楼梦分回导读】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红楼梦分回导读]重温经典·常读常新  导读:刘莉莉  第 二 十 八 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参考版本]  前八十回:<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吴铭 ...

  • 第十八回智郦生献谋取要邑愚胡亥遇弑毙斋宫

    却说章邯等行至洹南,向羽请降,羽引着许多将士,及各国军帅,昂然前来,旌旗严整,甲仗鲜明,威武的了不得,既至洹南,才一簇儿停住.洹南在安阳县北,商朝盘庚迁殷,就是此处,故号为殷墟.章邯等见羽到来,慌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