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篆者,先从金文入手是最佳的!

(0)

相关推荐

  • 新书丨刘秋瑞《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新书推介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著者:刘秋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201-6856-4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定 ...

  • 汉代铜文上的金文,精致又好看,颇有装饰设计意味

     ②金文 在汉代,由于漆器.陶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将铜用于铸钱的用途,使得铜器的数量为之减少.汉代铜器主要为日常实用的器具,器物铭文刊刻多于浇铸,内容多是器物所属,重量容量.纪年.吉语及监造工官名等,文字 ...

  • 任攀:谈汉代的顺序表示法

    谈汉代的顺序表示法 任  攀 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顺序表示法是用来区别对象次序的方法,除了使用常见的干支和数字外,还有使用其 ...

  • 书法起源——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书法起源--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2021-09-02 20:52·生活闲记 后母戊方鼎铭文/商青铜,河南安阳武官村北地出土. 大家对"金文"两个字会有些陌生吧,我也是一样,初次看到这 ...

  • 学篆者从金文入手最佳

    汉铜器铭文拓片 华人德 临汉金文(铜器铭文拓片)九种 48×69cm 2008年 铜器上的铭刻文字作为书法临摹和创作的范本,是在清代碑学书派兴起后,到同光时期至民国间才逐渐蔚为风气的.那时有些书家的创 ...

  • 林剑丹 | 学篆宜从秦篆入手

    风中的蒲公英 音乐: 张宇桦 - 星空下的钢琴曲1 学篆宜从秦篆入手 文 / 林剑丹 近年全国几大展览中屡风篆书作品获奖,打破行草书一统格局现象,此为可喜之一面.但细究其中大部分作品,无论获奖者或入选 ...

  • 学篆高手都是从秦篆入手的

    近年全国几大展览中屡风篆书作品获奖,打破行草书一统格局现象,此为可喜之一面.但细究其中大部分作品,无论获奖者或入选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缺陷.对此,我曾就商于几位评审委员,或以时风浮躁而致,或以为文字功底 ...

  • 于右任:书法可从篆、隶、楷书入手

    书法是一种高尚美术,要从篆.隶.楷书入手,然后进入行草用笔,才有神韵. --于右任 学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就其爱好者习之,只要心摹手追,习之有恒,得其妙谛,即可任意变化,就不难自成一 ...

  •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此文为湖南中医学院彭坚先生回忆其伯父训示其入中医之门的肺腑之言.特摘之,示后学.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过: '学医从<伤寒>入手, ...

  • ㊙学篆必备丨最美不过汉瓦当

    栩栩如生,最美不过汉瓦当 资料整理/贺进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中国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瓦当文字中见有自名曰 ...

  • 东汉《汉司徒袁安碑》,学篆取法善本

    <袁安碑>是东汉篆书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立.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博物院. 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 ...

  • 邓石如大篆《阴符经》,是学篆的好帖!

    邓石如大篆<阴符经>,学篆字贴! 邓石如大篆书法字帖欣赏<阴符经>,邓完白大篆字帖图书全本50页.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 ...

  • 学篆必备:王福庵《说文部首》高清大图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王福庵的篆书        王福庵(1880-1960),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