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买房的时候,你是在买什么?

地盘说

2017年,注定的是中国中产阶级嗷叫的一年:中产们恐慌了,选择用房地产捍卫阶级。

但是,当全社会60%以上的财富都在固定资产上的时候,几十万亿级别获利盘的规模是根本无法兑现的,一旦集体兑现,就挂了。

■ 撰文 | 小龙女 ☞ 《地盘》特约撰稿人

中国人喜欢买房,既有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家”观念影响,也有当下人生存状态中严重的不安全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房子是一件大事,从选择到确定购买,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甚至,用一生的积蓄去购房的人仍不在少数。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你在买房子的时候你在买些什么”?或者说你到底能买到什么?

身边故事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周,老家的一位同学来访,说是来签合同把去年刚买的写字楼租出去,这才得知买了高铁片区的绿地中心,和朋友合伙买下大约二百平方,单价两万。

他买的时候郑州住宅还不限购呢、不限购呢。如果他像我们一样,每天看很多郑州房地产自媒体的市场分析,大概不会做出购买写字楼的决定吧。

然而他买了,还租出去了,他对这件事情还挺满意,喝酒的时候也不免带点有气吞山河的豪迈。因为这事,那一天,大家的话题便不再方便讲郑州住宅的房价情况以及如何拿到房票继续投资的方法。

房子是重要的财富,应属于个人的隐私,而有些人总是唯恐天下不知,有些人却讳莫如深。

一位朋友的哥哥在老家县城买房,悄悄的,谁都没有说。交房的时候,发现是个小产权,这才昭告天下,到处问解决的办法。

另一个老家工作的同学在郑州买房,悄悄地买了翰林华庭,我在去年终于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项目是个几近烂尾的工程,一直断断续续盖了四五年。

等到今年我路过看到外立面快出来的时候,打电话给同学,他告诉我经过和开发商交涉,他当初交的二十万终于给退了,没有支付任何利息,我说你知道你损失了多少吗?

当初承诺房价团购六千多,现在周边一万六,不该买的时候买了,不该退的时候却退了,说什么好呢?六年内的投资机会,六年资产增值的机会,未来孩子上学的机会,全部因为一个不合适的项目给耽误了。

上周,我还知道另外一位在老家做公务员的同学,竟然多年前买过紫荆山路上的紫荆商务公寓,现在想拜托我给卖掉。

哦,天哪!不知道有多少人、或者说多少公务员朋友是这样偷偷的持有省会大郑州的物业的。留居县城的同学,一般都是家境良好才回去坐享其成的,他们的父辈不是当地的权贵也是当地大企业的领导层。

这些年说起来煤矿各种亏损,普通职工只拿七八百块的生活费,而我之所见,但凡是在领导岗位,他们的孩子,纷纷来郑州置业,并未显示出生活的困顿来。最有眼光的莫过于多年前买下郑东新区绿地老街,以及去年买下永威南樾的同学了吧。

静态博弈

房子改变命运现状

人这一生,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但好像并不适用于买房这件事。

昨天邻居群里吐槽说,一起为正商林语溪岸维权的新邻居里有一个大姐,她说自己第一套房买的升龙项目,还在维权中,这第二套房买了林语溪岸又要维权,感觉心力憔悴了。

这一点也不奇怪,很多人买房子就像谈恋爱一样,品位总是很相似的。有个朋友买房子,总是买七楼以下、邻大马路的,再高一层就受不了了,这属于个人爱好。

我的邻居们也总是追建业的房子,一位是直接追到老家鄢陵买下一套建业生态新城,另一位是除了现在住的,又追了运河上院、花园里、春天里……当然,婚姻状态早都不在线,为了买房嘛。这就是品牌爱好了,也说明建业老客户维系做的好。

还有奇怪的地段爱好,比如在海尔工作的同学因为常年要出差,当年要求我给他找老火车站附近的房子,说地段好,我力荐他买下花园路的圣菲城。

如今,紧邻东风渠公园的圣菲城,居住舒适度真的是没的说,以至于我的老同事在前年的时候,不惜卖掉世纪港湾的房子,追了一套圣菲城的二手房,还忍不住写了一篇博客,站在阳台上,看着对面写字楼里我工作的地方云云,这的确是一种居住的理想状态,和公司是几分钟步行的距离,简直是最大的奢侈。

也有不讲究地段的,我的朋友大宝只去了一次平原新区,就下单买下恒大御景湾,这是他的第三套房,也是唯一觉得不太舒服的;没有谁真的可以把父母和孩子送到那里去住,尽管那里的幼儿园、学校、医院都进驻了。

现在,这套房子就一直挂在朋友们的朋友圈里帮他卖,卖了很久了,也基本上耽误了他在西区丈母娘家旁边再置业的机会了。

说到底,房子还是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的是普通民众辛苦积攒的真金白银,每一个加班的夜晚,每一个早起的清晨。对于全靠自己买房的穷二代而言,谁不是我拿青春献给了房子呢。

动态博弈

房子提升机遇概率

前一阵热销的市场数据里,出现不少户籍在郑州的大学生突击买房的现象。不看数据也知道,身边的朋友,谁不了解几个老家父母为在上大学的孩子谋取一席之地的故事呢?

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喜欢存钱的中国人,总是会忍不住给孩子买房子的,孩子结婚提供婚房,是几千年来再自然不过的中国传统。这样的购买就什么都不计较了,只要是个大体过得去的房子,首付款够就行。

或许,不亲历四处看房、认筹、排队、开盘的完整过程,接收起一套房子的感觉略为平淡吧。

我侄儿签过锦艺四季城的合同之后,我问他,什么感觉,他说没有任何感觉,因为不是自己的钱买的,也不知道买了之后要怎么对待它,毕竟刚毕业,女朋友都没有呢。这房子,他自己一毛钱都没有出。

置业顾问张晨后来实在忍不住分享了一下自己刚毕业时的买房经历,自己攒了五万块之后,给哥哥借了十万,然后去年才还清哥哥的钱。对,大多数人不都是应该这样吗?然而,并不是。

现在女孩子也有父母支持首付买房的,然后她们就尽可以慢慢的恋爱,慢慢的挑挑拣拣而不必恨嫁,以及必须再找一个有房有车的男朋友了。中国人的婚姻是不是会因此更单纯一些呢?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位大龄剩女,但是你有房子,于是人们便不会觉得你那么失败,找个男朋友,真不如自己买个房呐。

有个女朋友就是这么嫁出去了,她就是有房子,她老公就是住她的房子,然后把一大把的准备在郑州置业的存款交给了她,非常和谐的一家人;去年的时候,幸运的是,她老公申请的经济适用房也拿到了。

看看,人各有天命,当你埋头奋斗的时候,很多人的好运气简直是不需要努力的。我邻居上个月就分到了两套房子;她生了俩孩子都没有领结婚证,一直熬到在绿博园附近的老家拆迁,Duang,天上掉下来两套房和几十万的拆迁款。

有些人一直在寻觅投资的机会,买房子、卖房子、再买房子;有些人有得住之后,只为提高生活品质而奋斗;有些人千难万难还抓不住第一套房;有些人总是买到烂房子,有些人却懂得只遇见好房子。

外地人来抢房子,本地人忙着出租房子,年轻人要结婚房,中年人要学区房,娃娃们要儿童房、父母们要独居房或者养老房,二胎家庭需要保姆房……有些人家里总感觉3个厕所还不够用,有些人在一居室里养儿育女照样幸福。

不同的买房故事,也就有了不同的人间百态。你真的想好,你买房子到底买的是什么吗?

欢迎来稿

【地盘】面向社会征集地产行业分析、产业解读等深度原创文章,字数3000字以内,一经采用,稿酬丰厚!

投稿信箱:34958846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