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
相关推荐
-
北魏王朝的崛起——几代人征战四方,鲜卑人拓跋氏的铁血辉煌
鲜卑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个名字似乎很陌生,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它所建立的北魏政权,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拓跋氏从最初的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一跃而成为在南北朝乱世之中统一中国北方的强 ...
-
#历史# 鲜卑极简史汉朝的正北方是匈奴,...
汉朝的正北方是匈奴,匈奴又称"胡","胡"的东面就是"东胡". 东胡分两半,鲜卑与乌桓.(注:乌桓后来被曹操所灭) 东汉之时,南匈奴内附,北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解放初期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厄鲁特霍硕特旗和平解放:10月15日,成立阿拉善霍硕特旗人民政府.1950年3月31日,经宁夏省委批准,成立"阿拉善霍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1951年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中华民国时期
在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将阿拉善厄鲁特和硕特旗划归甘肃省所辖,并保留了封建王公世袭统治权. 国民党时期,阿拉善厄鲁特和硕特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直属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员会管辖. 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旗的隶属关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清时期
清朝初年,蒙古鄂尔多斯部额琳沁.固鲁岱青游牧阿拉善地区,顺治六年(1649年),因大札木苏叛乱,所部移牧河套地区.康熙十五年(1676年),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康熙十六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宋元明时期
北宋初期,阿拉善地区为吐蕃.党项.回鹘.鞑靼.阻卜诸部游牧地区.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建国时设12监军司,贺兰山沿线守军5万人.在居延地区设置"黑水镇燕军司",治所为今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隋唐盛世至五代十国时期
隋时期,阿拉善地区大部归张掖.武威.灵武三郡管辖,东北部为突厥达头可汗牧地. 唐初期,阿拉善地区大部分属河西节度使管辖,北部有突厥诸部在此牧地. 唐全盛时期,阿拉善地区分属陇右道甘州.肃州.凉州和关内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 ——强汉至南北朝时期
西汉时期,阿拉善部分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朔方四郡管辖,北地.朔方郡西境属匈奴右贤王牧地.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征发兵卒18万到河西戍边屯田,北置居延.休屠两县.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先秦时期
据文字记载,阿拉善盟境域最早见于<史记·夏本记>:<正义>"水--经流沙碛之西入居延海":<集解>引郑玄曰"--流沙在居延(西)东北,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 ...
-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篇)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篇) 阿拉善盟,简称阿盟, 有"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骆驼之乡"."中国肉苁蓉之乡"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