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杂记

1

今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工作,锻炼,投资,而是窗外的鸟叫声,远处火车轰鸣声.

20年春节,在家里呆了两天就赶回杭州了,21年春节,出于疫情不确定性的考虑,最终选择了在杭州过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以前的奢望都变成了现实,比如说做三休四,也没有想到,自打从未有过的春节长长长假,我竟然不能回老家探亲。趁着这次清明小长假,我顺便自己休了一个长假,在家里多呆一会儿。

过了两年,家乡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河水还是那么清澈,大山还是那么葱绿,人还是那么的淳朴。只不过老妈又老了两岁,白发又多了许多。有时候我会劝老妈去把头发染一下,结果总是被老妈拒绝,她说都已经70岁的人了,不去染了。每次回家,老妈都会不断的问我车到哪里了,每次她都会站在路边看着过路的车辆,就像上学时候学过的某篇文章里的那位妈妈一样盼着自己的孩子回家。

2

我的老老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冲里,现在的家在一个小镇上,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父辈从大山深处走了出来,而我从这个小镇上走了出去,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苦,不同的福,不管是父辈还是我们可能过得都并不容易,我们现在所过的生活可能也只是别人的起点而已,但至少我们在前进,至于我们的后代,能走多远,需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只能尽力的帮助他们,量力而为。

小镇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谁家的老人去世了,谁家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了......任何一点消息,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传个遍。小镇,其实是一个熟人社会,走到哪里都能遇到熟人。所谓的熟人社会,就是当你要办事的时候,碰到了谁,只要你多打听几句,你就能发现,这个人多少会和你有点联系,可能是远方七大姑家的八大姨,也可能是那个寨八大姨家的七大姑。自从外出求学,工作之后,我似乎变成了一个外地人,时常,即便你操着熟悉的乡音,卖给本地人10块钱的东西,可能会卖你12块钱。跟老娘或者大哥走在一起的时候,别人才会知道你是谁谁谁的儿子,谁是谁谁谁的弟弟,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即使是你需要自我做介绍的时候,你说名字人家不一定会知道, 但是如果你说你是谁谁谁的儿子,谁谁谁的弟弟,人家说不定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你是谁谁谁的谁谁谁啊......”

清明的小镇,人并不是太多, 早上锻炼完以后,想去吃个米粉,但是大多数的米粉店都关门了,赚钱固然重要,但清明这个时候,“挂亲“更重要。大城市的清明是扫墓,小地方的清明是“挂亲”,“挂亲”顾名思义,记挂,怀念亲属。和老底子相比,现在的" 挂亲“比以前更讲究了, 放的鞭炮更多了, 坟头挂的东西更多更花哨了,  坟墓修筑得更漂亮了, 连祭奠用的“刀头肉”都上升到了肋骨了......唯一不变,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不过,与其死后风光大葬,大操大办,还不如生前好好的孝顺他们,好好的陪陪他们。

3

小镇上 房价不算贵,可能不到杭州房价的一个零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绝对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大哥建议我可以在这里买一套房子,算投资可以,为以后养老做准备也可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不经意间,我甚至在想我在杭州工作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奋斗?辛辛苦苦的奋斗几十年,就为了买一套房子?其实很多钱,你不在北上广深也能赚到,在那里,你赚多的稍微多一点,花的其实也不少,到最后,能剩下来又有多少?
为了给后代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那么就是户口的问题了,早年,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能从农业粮变成国家粮,那是一件多么值得荣耀的事情,可是现在,户口之后还有学区户口,说不定,将来还有学区户口中的学区户口。外面的土地比户口更加稀缺,大城市周边那些有土地的居民,一拆迁就能成为千万富翁,有了钱就能买来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
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我宁可每天早上跑步,每天早上在公园里爬,也不愿意每天住在医院里,诚然,好的医疗条件在你患病的时候,确实能起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自己都不爱护自己的身体,光指望着那些化学药罐罐,药瓶瓶他们来保护你的身体,
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诚然,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一些人确实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比如,有些早买房的人,确实赚了很多的钱,而看不到这一点的,现在依旧为了房子而奔波。只是,另外的一些人,在大城市奋斗了多年之后,就开始选择到山里去修身养性, 仅仅是因为生活在大城市眼界就一定宽么?未必。
其实,我留在杭州纯属运气, 如果当初找工作时,大学同学没有把我的简历投给现在公司的前身,如果室友没有把通知我面试的信息转述给我, 那么我就不可能呆在这家公司,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可能更好,更能更差,各种各样的偶然叠加在一起,造就了我们的人生路,选择什么样的城市,遇到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一起揍,没有什么必然,偶然而已。
遇到了一些以前的朋友,有老师,有同学,有老面孔,也有新人,我们说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回忆,现在也许有一点,但关于未来,基本上没有。
故乡,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回忆,最原始的回忆。
(0)

相关推荐

  • 有房票、有预算,还是要去摇新房 | 叶帅问答NO.58

    文字整理丨牟卫华 1 问:新杭州人,准备卖一套老余杭的老破小,顺利卖出后首付6成可以买个总价350万以内的房子,有推荐吗?考虑学区,近就可以,孩子明年读幼儿园,现在想不好是要摇新房还是二手,二手或者新 ...

  • 求求你们,千万不能踏错人生第一步!

    知识星球优质提问 余姚的这个楼盘能买么? 这个提问看似平平无奇 但实质上却非常经典 看似对余姚郊区个盘的点评 但实质上是对"年轻人应该如何买好人生第一套房.踏准人生第一步"的灵魂拷 ...

  • 为了孩子不断降低生活质量,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热点事件 学区房房价不断上涨,一房难求.家长们纷纷表决心:只要有能力买学区房,就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们都铆足了劲从孩子一出生就计划换哪边的房子,更 ...

  • 为了孩子 一批家长正在逃离杭州

    去年5月份,杭州宣布了公民同招.民办锁区.民办摇号一整套的政策组合拳.一夜之间,杭州的学区房成为城市魔幻现实主义的注脚. 在耀江文鼎苑孟母们自发举办挑战杯,让孩子为房价崛起而读书的时候,2公里之外的西 ...

  • 独处的幸福

    我老妈晚年与我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前后进.那时候邻居串门很热闹.可是我老妈特别不爱有人来串门.邻居来了她也笑眯眯地,听着邻居不住嘴的聊儿媳妇的懒惰和儿子的辛苦.邻居一聊一小时,需要做饭了才离去.老妈等邻居 ...

  • 自然杂记045丨清明踏春,初春江上行!(文末赠书)

    请输入标题     bcdef 初春江上行/倚窗望月 初春江上行 倚窗望月/图文 我小时候的家乡和我现在生活的城市都在一条河的上下游.小时候出行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机帆船,所以我对船非常非常的熟悉,也很 ...

  • 岭南杂记(七)

    岭南杂记之七:2路公交 2路公交车,从古镇开往海洲. 海洲是古镇辖下的行政区,包括好几个自然村.其中心区域,距镇区约七公里左右.其偏僻处,属古镇的边界,也是中山的边界,紧挨两个邻居.其西面,隔着马滘大 ...

  • 这15米罕见山水画巨作震撼画坛,壮观无比,堪比《清明上河图》!

    关山月 (1912-2000)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山村跃进图> 纸本设色 31×1526 cm 1958年 关山月美术馆藏 这幅长达15米的巨作 <山村跃 ...

  • 生活杂记1388

    今天是坚持锻炼的第1388天 生活 一个初中同学的弟弟,对婚姻绝望以后,花了两年时间走法院终于把婚给离了,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看了宁顺花的离婚经历以后,才明白:结婚容易,离婚 ...

  • 生活杂记 | 新疆是个好地方17

    19年暑假,和老婆及老婆同事两家四口去了趟新疆,走了些地方,拍了些照片,亲身体验了一下新疆的大和美. 回来后,整理了一下照片,串上了文字,留作纪念. 新疆是个好地方. 希望有机会再去第二次,第三次-- ...

  • 翡翠版《清明上河图》价值10亿,实属震撼

    大家好,我是轩哥.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北宋时期汴京两岸的自然风光以及繁荣景象.这幅画的篇幅极大,却长而不冗,繁而不杂. 而这样的一幅经典名画,运用在 ...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杜牧的这首《清明》古诗居然还有英文版?特别适合今天来读一读!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妇孺皆知的<清明>居然还有英文版???抓紧来看看!吴伟雄译 It drizzles thic ...

  • 《钗头凤》 清明树

    钗头凤    清明树 作者  马希玲 清明树,东风舞,小楼佳丽梧桐雨.尘劳困,肝肠寸,念亲何在,莫留空恨.闷!闷!闷! 愁无主,伤春赋,几经离索凄单苦.人憔损,谁来问?光阴流水,上苍垂悯.忍!忍!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