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22岁追45岁已婚女,5段情史,51岁离世仅母陪伴

“小捣蛋鬼,你在哪?”空旷的走廊里,回荡着一个中年男人嘶哑的的声音。

楼梯口,出现了一个10来岁的男孩。

“你妈妈来看你了,快去!你只有10分钟的时间。”中年男人严肃地对男孩说道。

男孩听完,欢呼雀跃‬。

走廊尽头,一位穿着华丽,戴着面纱的女人正在等他。

男孩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向她奔去,准备扑入她的怀抱。

突然,女人用手挡住了跑到她近前的男孩。

她用冰冷的声音说道:

“全班倒数第二名的孩子,不配拥抱,不配亲吻。”

瞬间,男孩奔跑的脚步戛然而止。他仰头望着他的妈妈,脸上的笑容黯然凝固。

电影剧照

男孩名叫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多年后他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小说家, 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彼时,巴尔扎克母亲近乎绝情的冷漠之举,给他的一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1 母亲似的恋人

1799年5月20日,小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子。那年,他的父亲已经50岁,而母亲才19岁。父母的感情不好也不坏。

巴尔扎克(1799-1850年)

出生不久,他就被父母送给乡下的奶妈,抚养到4岁。

7岁,他又被父母打发到寄宿学校,那是一座位于法国旺多姆市的教会学校。它却像一所扼杀儿童身心的监狱,小巴尔扎克在这所学校苦苦撑了5年,身心备受折磨。

尽管他天资聪慧,可却因为调皮顽劣,不受老师的待见,学习成绩也很糟糕。

或许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关系淡漠,妈妈对小巴尔扎克也一直不喜欢。在寄宿学校待了5年,妈妈只看过他2次,而且每次见面都非常冷漠。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巴尔扎克长到22岁,听从父母的安排,就读了大学的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父母希望他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既体面,又赚钱。

可是,他偏偏喜欢文学,整天想着写剧本、写小说。因此,他没有按照父母指引的方向行走。和父母之间仍然不融洽,特别是他母亲的关系。

巴尔扎克和家人住在维勒帕里西斯时,结识了一位45岁的女邻居,贝尔尼夫人,她是一位贵族,高贵美丽,还拥有大笔的财富。另外‬,她和丈夫的关系一直不好。

当时,巴尔扎克做了贝尓尼夫人孩子的家庭教师。

2人相识之初,她只把他当晚辈一样对待。

她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相信他一定会在文学领域里有所建树。她一直鼓励年轻的巴尔扎克坚持写作。

或许,贝尔尼夫人的关爱,让巴尔扎克感受到了一份从小到大都渴望的母爱,抑或是她的贵族身份和富有的家境吸引了他。

不知不觉,他迷恋上了贝尔尼夫人,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之爱,尽管她比自己母亲年长。

他狂热地向贝尔尼夫人表达着自己的爱恋,经不住巴尔扎克的疯狂追求,她成了他的情妇。

19世纪欧洲贵妇图

贝尔尼夫人不仅给了年轻的巴尔扎克写作上的鼓励,还给了他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成名之前,他写小说的收入极其微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他不断寻找着获取更多金钱的机会。

有朋友建议他从商,他动心了,和贝尔尼夫人商量,夫人非常支持他。她拿出了45000法郎支持他的首次创业。

于是,他开了一家印刷厂。可惜,他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他不擅经营,还挥金如土。3年后,工厂倒闭。

巴尔扎克身无分文,被债主们追得四处躲藏。

对于儿子的这位年长的情妇,母亲颇多微词。她恨她鼓励儿子写作,她恨她拿钱支持他开工厂,她更恨她的出现给他们家族的名誉带来了损害。

但是,他们的关系依然牢不可破,他们她不只是情人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她给了他爱情、亲情、忠告、鼓励和帮助。

19世纪欧洲贵妇图

直到14年后,贝尔尼夫人因病去世,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这是巴尔扎克的第一段恋情,贝尔尼夫人给他的这份母爱似的爱情,或许弥补了他童年母爱的缺席

2 继续追求贵妇

自从爱上比母亲年纪还大的贝尓尼夫人之后,巴尔扎克对年长贵妇的爱慕一发不可收拾。

他曾给自己的妹妹写信说:

“看看周遭,是否能帮我物色个有笔财富的寡妇……在她面前将我夸耀一番——一个极好的小伙子,22岁,长得帅气,眼睛溜转活泼,全身充满激情!是众神曾经烹出的一道最好的丈夫的菜。”

和贝尓尼夫人相处的同时,巴尔扎克又认识了一位41岁的贵族妇人——阿布兰代公爵夫人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对她一见如故。那年,他27岁。

这位贵妇虽然已经家道中落,但她具有显赫的身世以及上层社会广泛的人脉,还和巴尔扎克最崇拜的拿破仑都有过亲密接触。

巴尔扎克似乎找到了一条跻身上层社会的捷径。

于是,他再次开启死缠烂打的追求模式。

一封封火热的情书像雪片一样飞向公爵夫人,终于攻下了这座堡垒。

后来,夫人让巴尔扎克帮她写回忆录,但署名却是自己。他“代笔”的代价是,从她家的墙上摘下了一幅名人油画。

画中的埃菲尔铁塔

就这样,他一边狂热地追女人,一边辛勤地写作

在法国的文学圈,巴尔扎克的才华逐渐浮出水面。

同时,在阿布兰代公爵夫人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各种沙龙。因其活力充沛、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他很快成为沙龙上受人欢迎的嘉宾,他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

随着巴尔扎克的名气越来越大,公爵夫人的利用价值也逐渐降低,加之他们互相一直是彼此利用的关系,不久,这段恋情就宣告结束。

成名之后,巴尔扎克每天都会收到各种“粉丝”的来信。其中不乏仰慕他的“女粉丝”。

一位身份高贵的夫人的来信,引起了巴尔扎克的注意。她是德·卡斯特里侯爵夫人

她家世显赫。丈夫是侯爵,父亲是公爵,舅舅不仅也是公爵,还是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直系子孙。

通过一封封的书信往来,很快,2人从“线上”走到“线下”。后来,几乎天天见面。

巴尔扎克雕像

她金发碧眼,肤白貌美。

他爱上了她,但她却只容许他亲吻她高贵的双手。

为了能进一步俘获美人芳心,他每天把自己捯饬得利利正正。他喷香水,着华服。可惜,终究徒劳无功。

他渐渐失去耐心,开始怀疑被她戏弄。

确实,她不过只想有个已经成名、聪明有才的年轻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已,她根本不会做他的情妇

这是巴尔扎克情感经历中,为数不多的一次失败。他黯然伤神,又气愤不已。

后来,他把这位贵妇写入了他的小说之中,成为他笔下冷酷无情、卖弄风骚的上流社会女人的典范,狠狠地报复了她。

或许,他因此汲取教训,总结了经验。随后,他的情史一路顺遂。

在巴黎,他又结识了一位英国女子,维斯康蒂伯爵夫人。她风情万种,对丈夫不忠,名声狼藉。

巴尔扎克立刻被她迷住,她成了他的情妇。

巴尔扎克画像

后来,他又勾搭上一个名叫伊莲·德·瓦莱特的寡妇,也是他的“女粉丝”。依然是始于“线上”,止于“线下”——巴尔扎克向她借的10000法郎。

巴尔扎克的母亲眼看着儿子这一段段的和年长已婚女人的情感经历,大为苦恼。

巴尔扎克直言不讳地公开表示过,他渴望有“一个女人和一笔财富”,而追逐年长的贵族女人无疑是一条捷径,因此,他从来不在年轻女子身上下功夫。

她一直希望儿子能踏踏实实地和一位年纪相仿的贵族小姐联姻,振兴家族门楣。母亲的这一美好愿景,已然成为泡影。

3 短暂的婚史

巴尔扎克在和“女粉丝”们的恋情中,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一位俄国贵妇。甚至于让他最终收心,和她结为连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粉丝”的来信中,有一封从乌克兰敖德萨寄来的信,显得特别神秘,它的署名是“外国人”。

这引起了巴尔扎克强烈的好奇,于是,他在唯一可刊印俄文的法国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

“德·巴尔扎克先生已收到寄给他的来函;他至今才能借这份报纸告知此事,遗憾不知回函该寄往何处。”

伊芙琳·汉斯卡

这封信的主人,依然是巴尔扎克的“女粉”。她叫伊芙琳·汉斯卡,她出身高贵,富可敌国,住在乌克兰50000英亩的大城堡里,拥有5000名农奴。

给巴尔扎克写信时,她32岁,已婚,丈夫年长她很多。

巴尔扎克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一经发出,2人很快取得了联系。

此后,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生命中最狂热的一段恋情

写火辣的情书,是巴尔扎克最擅长的本领,他称呼她为“我的露露“。

她生性浪漫,对一成不变的居家生活深感厌烦。她渴望生命中出现一点激情。

巴尔扎克是她仰慕的知名作家,她成为他的忠实读者。

19世纪欧洲贵族风情画

他们频繁通信2年后,2人“面基”。

汉斯卡夫人和家人去瑞士旅行,巴尔扎克也应邀前往。期间,她背着她的丈夫和他见面。

巴尔扎克终于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女神,她娇媚迷人,让他意乱情迷。

他虽然五短身材,肥胖油腻,但才华横溢的谈吐,早已掩盖住他外貌上的不足。于是,他成了她的情人。

短暂的甜蜜相处,很快以伊芙琳·汉斯卡回到俄国结束。巴尔扎克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巴黎。

回来时,得知了他的第一位恋人——贝尓尼夫人因病去世的消息。

这位如母如友的夫人,在巴尔扎克成名之前,给过他最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也发誓永远爱她。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她弥留之际,他却在异乡,躺在别的女人的怀里。

巴尔扎克的办公桌

之后,巴尔扎克的人生的有3大主要内容,分别是勤奋写作、追逐女人、躲避债主

由于他挥金如土,不善理财,他的财务状态一直处于忽上忽下的“过山车”状态。

他勤奋地写作赚钱,一旦赚到钱,就开始疯狂消费,购买高档家具,精美瓷器,装修房子,给手杖镶嵌上昂贵的绿宝石。

很快,他的钱就被挥霍一空。于是,他开始四处躲避找上门的债主。家里的物件也被洗劫一空,以用于抵债。

他的挥金如土和放纵的私生活,也传到了俄国。他的女神似乎对他意见很大,她突然不再和他联系。失联时间长达数年。

巴尔扎克眼见自己的情书一封封石沉大海,非常着急,此时,恰巧‬是他的财力谷底。

于是,他变卖了他的珍贵的镶嵌了绿宝石的手杖,换来了去乌克兰的路费,出现在了自己的女神面前。

这份惊喜,再次打动喜爱浪漫的女神。他们再续前缘。

19世纪欧洲风情画

随后,巴尔扎克又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女神的丈夫去世,她成了自由身,继承了巨额遗产。

他欣喜若狂。

后来,他收到女神送来的10万法郎,让他筹划他们的婚礼。这笔巨款让他迅速攀上了人生巅峰。

他装修着自己的新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他们终于低调完婚。

不幸的是,巴尔扎克的的好日子只过了不足一年。

同年,他罹患重病,导致他视力模糊,无法写作。

巴尔扎克头像雕塑

随后,他病情逐渐恶化,卧床不起,卧室里散发着难闻的异味,死神的气息弥漫在屋里。

4 离世

1850年8月17日,一代文学大师离世。巴尔扎克太眷恋这个“喜剧人间”,临终前大喊道:

“找人去叫毕安训来,毕安训可以救活我。”

毕安训是他的小说中的一位医术高明的的医生。而现实终究不是小说,妙手回春的医生没有出现

临终前,陪伴他的,只有他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哀莫大焉

她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儿子,一遍一遍地吻着他冰冷的面庞,她喃喃低语:

“儿子,妈妈为你骄傲。”

可是,这份迟到的拥抱和亲吻,巴尔扎克再也感觉‬不到。

朦胧中,一个小男孩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奔向她的妈妈,妈妈却用手挡住了他......

电影剧照

她冰冷的声音再度回荡在空气中:

“全班倒数第二名的孩子,不配拥抱,不配亲吻。”


关注@妮言呢语 借文字感知似水流年,用温度感恩你我遇见。

#极致文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