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款支气管疾病的食疗方, 帮您摆脱咳嗽、痰多的困扰

“患上支气管炎,苦不堪言。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咳嗽痰多,晚上都没法睡个好觉“有时是想咳却咳不出来,听着喉咙里发出的哮鸣声,感觉自己要挂掉了“打针吃药都只能暂时抑制住病情,稍有不慎就会复发,难道我的后半生真的要被这个病一直缠着了吗……”

以上都是小编采访身边患有支气管疾病的朋友的真实感想,是否也是同样患有支气管疾病的您的真实写照?

春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时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起伏较大,加上过敏原细菌感染等增多,很多人的支气管炎老毛病也到了犯病的“春天”,常常咳嗽不断,痰多气喘,让人甚是烦恼。如何解除支气管疾病带来的困扰?云南省名中医秦竹教授这就给您支招!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等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

本病与中医学的“久咳”相类似,可见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等疾病过程中。根据中医临床证候特点,本病急性发作期多为实证,可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寒饮伏肺等证型;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多为虚证,可分为肺气虚、肺脾气虚及肺肾阴虚等证型。

点击加载图片

天竺石苇饮

[组成]

天竺黄12g、石苇30g、穿心莲15g、鱼腥草15g。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

清热化痰,平喘止咳。

[适应证]

痰热咳喘。症见咳嗽,气息喘促,胸闷胀痛,痰多色黄黏稠,咳吐不爽或痰中带血,尿赤便秘等。

沙参麦冬枸杞饮

[组成]

沙参15g、麦冬15g、百合10g、枸杞10g、川贝3g(研粉)。

点击加载图片

[用法]

前4味煎汤取汁,分两次送服川贝粉,每日1剂。

[功用]

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适应证]

肺肾阴虚。症见咳喘气促,动则尤甚,痰黏量少难咳,伴口咽发干,面赤心烦,腰酸耳鸣等。

二仁粥

[组成]

薏仁30g、杏仁10g、冰糖少许。

[用法]

薏仁煮粥,待半熟时,加入杏仁,小火煮熟,加冰糖,早晚食用。

[功用]

祛痰利湿,止咳平喘。

[适应证]

痰浊咳嗽。症见痰多而黏,胸闷纳呆,口黏不渴等。

党参炖猪肺

[组成]

猪肺500g、党参30g、陈皮10g。

点击加载图片

[用法]

猪肺洗净,与党参、陈皮一起入锅内,加适量水炖猪肺至熟透,依个人口味调味食用。

[功用]

补脾益肺,理气化痰。

[适应证]

肺脾气虚。症见咳嗽气短,倦怠乏力,咳痰量多,面色无华,食后腹胀等。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本病与中医学的“哮病”相类似。根据中医临床证候特点,将本病分为发作期(寒哮和热哮)和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生姜白萝卜汤

[组成]

生姜60g、白萝卜500g。

点击加载图片

[用法]

二物洗净切块,水煎取汁,每日1剂。

[功用]

温肺化痰,理气消积。

[适应证]

寒哮发作。症见呼吸喘促,胸闷咳痰,咯吐不爽,痰稀色白,面色晦暗,形寒畏冷,入冬加重等。

麻黄前胡石膏汤

[组成]

麻黄9g、前胡9g、石膏9g。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适应证]

热哮。症见呼吸喘促,头痛发热,咯吐黄痰,痰稠焦黏,伴有哮鸣声等。

人参胡桃汤

[组成]

人参6g、核桃仁30g。

点击加载图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亦可食用。

[功用]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适应证]

缓解期(肺肾两虚)。症见平素息促气短,语声低微,呼多吸少,动则为甚,形寒神疲心悸,腰酸腿软,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等。

甜杏梨汤

[组成]

甜杏仁10g、梨1个、冰糖适量。

[用法]

水煮食用。

[功用]

止咳,平喘,润肺。

[适应证]

缓解期(肺虚)。症见干咳无痰,久咳不止等。

点击加载图片

本期专家:秦竹

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名中医,国医大师张震弟子,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

擅长诊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痤疮湿疹、习惯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症、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输卵管不通、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妇科炎症及产后缺乳 、宫颈HPV阳性、妇科良性肿瘤。肥胖症、黄褐斑、痛风、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睡眠障碍、心脏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抑郁症、性功能障碍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