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原文371
相关推荐
-
新本伤寒杂病论(十)
辨伤寒厥阴病脉症并治第十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13日 16时4分 厥阴病,得之一二日,脉微浮者为欲愈:不浮者为未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 ...
-
少腹痛找红藤,热利下重白头翁,小便热痛专...
少腹痛找红藤,热利下重白头翁,小便热痛专方用! 主方:柴胡12g.枳壳15g.白芍60g.生甘草15g.红藤30g.白头翁50g.黄柏15g.苍术10g .生薏米50g.怀牛膝30g.乌药15g.当归 ...
-
四、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原文373
四.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原文373 [郑论] 按下利饮水,明是热伤津液也,故以白头翁汤清热之剂主之. [阐释] 此条与上条同,凡属清热之剂,可随宜选用,不可执定白头翁汤为是.
-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郑论] 按伤寒发热,有风伤卫之发热,寒伤营之发热.出汗,有风伤卫之出汗,有阳明热甚之出汗,有少阴亡阳症之出汗.而此只云: ...
-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指屡用攻下的意思。)之,遂协〔热〕而利(就是在里之虚寒,挟在表之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指屡用攻下的意思.)之,遂协[热]而利(就是在里之虚寒,挟在表之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原文163 [郑论] 按下利本非正病,因数下而 ...
-
《金匮悬解》下利——大承气汤,白头翁汤,桃花汤
下利二十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病. 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具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 ...
-
湿气也分寒热?艾灸祛湿、散寒、退热,三管齐下!
插入我的广告 湿邪为六邪中唯一有形之邪,常与其他四邪结合,成为寒湿.热湿.暑湿.风湿,惟有燥与湿相斥,无法结合.这其中,寒湿及热湿最为常见,危害面最广! 一.湿气分寒热,你真的知道吗? 很多人可能不太 ...
-
十三、【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郑 论]按少阴病,而至四逆,阳微阴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水气上干也:小便不利者,阳不化阴也:腹痛下重,阴寒之极也.法宜大剂回阳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 [阐 释]历代诸家注解本条,皆谓本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