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大白虫”,常被当成野草,却不知价值高,出口国外成高端菜

导读:酷似大白虫子,常被当成野草,却不知价值高,出口国外成高端菜

农村的山上有很多的野菜,在过去好多的野菜还成为了农民的“救命菜”,因为在当时可吃的食物不多,遇到粮食收成不佳了,就要去山里挖野菜来充饥。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好些野菜又一次吃香了。不仅在城市里很受欢迎,在农村也有人常去采挖野菜来吃。

而在南方有一种野菜,地下的根茎长得像大白虫子,常被农民当成杂草除掉了,但是却不知道它的价值极高,不仅可以吃,做成咸菜是一绝,而且出口国外还是高端菜。

地参就是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野菜,估计很多人听到名字就会联系到人参。大家都知道人参的营养价值很高,虽然很多人没见过,或者是吃过人参,但是应该都有听过。而地参的营养价值也不输人参,并且它的这个名字也是大有来头,是乾隆皇帝赐名的。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了一农户家中,偶然吃到了地参,食后赞不绝口,评价它为“菜中珍品”。由于它是生长在土里面,并且长得很像人参,因此“地参”。民间传说,慈禧太后也很爱吃地参。

地参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这种植物的地上部分的叶子长得确实其貌不扬,并且很像是杂草。但是地下的白色根茎却非常有特色,就像是被轮胎压过一样,非常像白色的大虫子,让人看一眼就过目不忘。也是因为地参的这些特点,所以也叫它虫草参、银条菜、地蚕子、地虫等。

地参的适应能力很强,常生长在沼泽地、水边、沟边等潮湿处,株高可达一米以上,农民也常常把它当成杂草,见到了多数都是直接除掉了,就是不想要它和农作物来争夺养分。不过,对于一些了解地参的人来说,它就是个宝贝。现在北方地区有些农民,还开始专门种植地参,有些还要出口到国外。

这是因为地参是可以当野菜食用的,并且还是一味很名贵的中药材。地参最为经典的食用方法就是腌制咸菜了,吃起来口感很脆爽,比酸萝卜更好吃,并且营养价值还更高。地参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20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酚类、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功能可以和冬虫夏草相媲美,因此在民间还享有“蔬菜珍品”的美称。

而地参的食用方法其实很多样,它除了可以用来制作咸菜,而且还能油炸着吃,或者是炒食、凉拌、煮粥和煲汤等。另外地参在地上的嫩叶也是可以食用的,在春天的时候就是吃地参嫩叶的最佳时期,采摘它的嫩叶来煮汤喝,或者是泡茶都可以的。值得一提的是,地参的叶子一年还能采收多次哦。

现在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地参在市场上也成为了香饽饽,有些农民专门去山里挖它卖给药店,也有些把它制作成为咸菜来售卖,吃起来脆爽可口。其实,不光是在我国地参很受欢迎,它还大量出口到日韩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一直被当成高端菜。也是由于地参的市场需求大,种植一次可以采收多年,经济效益不错,所以有些地方的农民开始种植地参了。又快到秋季了,地参的采挖季节到了,各位朋友们遇到了可不要错过。你们爱吃地参吗?欢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