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转载)

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黄芩炒(9g) 泽泻(12g) 木通(9g) 车前子(9g) 当归酒洗(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脉眩数有力。

[病机分析] 本方证由于肝胆实火或湿热循经上炎或下注所致。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臁,去内踝一寸,……循股阴,人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顽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环唇内,……别贯膈,上注肺。若肝胆经实火炽盛,循经上炎,则见巅顶疼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症;实火循经至肋胁则见胁肋胀满疼痛;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则见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及阴汗,在妇女则见带下黄臭。至于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主肝胆有热。

[配伍意义] 本方为肝胆实火、湿热为患而设,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人肝、胆经,为“凉肝猛将”(《笔花医镜》卷2),“厥阴、少阳之正药”,且“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景岳全书.本草正》卷48),《药品化义》卷9谓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可见龙胆草在上能清肝胆之实火,在下则泻肝胆之湿热,两擅其功,切中病情,故为方中之君药。黄芩、栀子两药性味苦寒,归胆及三焦经,泻火解毒,燥湿清热,能清上导下,用为臣药。湿热壅滞下焦,故用渗湿泄热之车前子、泽泻、木通导湿热下行,使邪有出路;肝乃藏血之脏,肝经实火,易耗伤阴血,且上述诸药又属苦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养阴,当归补血,使祛邪而不伤正;肝脏体阴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气不舒,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恐肝胆之气被抑,故用柴胡疏畅气机,并能引诸药归经肝胆,且柴胡与黄芩相配,既解肝胆之热,又增清上之力,以上六味皆为佐药。甘草为使,一可缓苦寒之品防其伤胃,二可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火降热清,湿浊得消,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本方配伍特点为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配伍严谨,减为泻肝之良方。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清肝胆,利湿热,凡属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证候,均可使用。但诸症不必悉具,以口苦溺赤,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等以清热燥湿凉血;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 可加菊花、桑叶以清肝明目;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以凉血止血。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于肝经实火及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苦寒,易伤脾胃,且以清泻肝胆实火为主,故不宜用于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者。

[疑难阐释] 关于本方主治 本方所治之病证,对肝胆实火尚无争议,但对肝胆湿热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医方发挥》提出本证与少阳三焦有关,三焦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液从前阴排出体外。由于肝胆之经脉绕阴器,故肝胆经实火炽盛,充斥上下之时,每多使三焦受累而阻碍水湿的排泄,致水湿代谢失常而生湿,肝火与湿邪相互阻滞,湿热互结于下,即所谓的肝胆湿热下注。张秉成则另有见解,如《成方便读》卷3 曰:“夫相火寄于肝胆,其性易动,动则猖狂莫制,挟身中素有之湿浊,扰攘下焦,则为种种诸证。或其人肝阴不足,相火素强,正值六淫湿火司令之时,内外相引,其气并居,则肝胆所过经界,所主之筋脉,亦皆为患矣。”可见,张氏认为肝胆湿热,或为身中素有,或为六淫湿火司令之时内外相引而产生。两种见解,各有道理,可以并存,以备临床运用。 .

[验案举例] 1.阴痒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5:52):某女,38岁,1984年8月15日初诊。主诉:阴部痒痛,带下量多1年。现病史:素有月经先期量少色紫之疾。1年前因经期冒雨涉水出现阴部痒痛,坐卧不安,带下色白而稠,有腥臭;伴口苦而粘,小便黄赤,.心烦少寐,西医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系湿热内蕴,循经下注,损伤冲任所致。诊断:阴痒(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2g,木通lOg,车前子15g,生地15g,柴胡lOg,泽泻12g,当归12g,苍术lOg,黄柏12g,蛇床子15g,苦参lOg,甘草6g,3 剂,水煎服。二诊病去大半,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予上方5剂。三诊症状基本消失,唯睡眠欠佳,于前方去苍术、苦参、蛇床子,加炒枣仁20g,夜交藤20go 8月31 日四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饮食、二便、睡眠均正常,复查霉菌阴性,病告痊愈。

2.带下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5:53):某女,、35岁,,农民:.1983年7月t4 日初诊。主诉:带下量多3月余。现病史:带下色黄质稠,气味腥臭,小便赤湿,腰酸痛。曾被诊为“宫颈炎”,经抗菌消炎治疗2个月无效。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带下证。证属脾湿肝火搏结胞中,损伤任带二脉所致。治法:清热化湿止带。方药:龙胆草12g,栀子lOg,黄芩12g,柴胡12g,车前子12g,泽泻lOg,木通lOg,当归12g,黄柏12g,黑荆芥lOg,生地12g,甘草6g,3剂,水煎服。二诊,带下量减,诸症好转,予上药5剂。三诊,诸症悉除,随访2年,未再复发。

3。经前瘾疹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5。:53).:某女,教师,1989年10月6日初诊。主诉:经前瘾诊半年。现病史:素有月经先期、量多色紫,未治疗,半年前因汗出当风,而经前瘾疹,每当经前4、5日出现瘾疹,经后则消,曾用抗过敏药久治无效。今病发作,诊见全身皮肤局限性疹点,大小不等,扁平状隆起,色鲜红,奇痒难忍,遇热更甚,搔之增多,时隐时现,肌肤灼热,头痛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乃肝旺血热,化火生风,迫血溢于肌肤。诊断:经前瘾疹。治法:清热凉血,平肝祛风。方药:龙胆草12g,栀子lOg,黄芩12g,柴胡log,生地15g,木通lOg,当归12g,丹皮log,荆芥lOg,地肤子20g,防风lOg,蛇床子lOg,白鲜皮12g,泽泻lOg,3剂。二诊,瘾疹明显减少,瘙痒减轻,舌苔、脉象均有好转,继服上药3剂。三诊见瘾疹全消,月经来潮,量多色紫质稠,舌微红,脉稍数,上方加丹皮至12g,再加大黄炭lOg,荆芥炭 10g,3剂。四诊诸症悉除,上方再服3剂以收全功。随诊半年,瘾疹未发。

4.鼻衄 《新中医》(1994,11:3):某男,54.岁,1956年12月6日初诊。每因情绪激动而鼻衄不止,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口苦咽干,心烦鼻燥,胸膺闷痛,舌红,脉弦数。此属猝然大怒伤肝,肝火上冲,迫血外出,而突然发生鼻衄。法当清泻肝火。 处方:龙胆草、生地各15g,丹皮、黄芩、车前子(包煎)、荆芥炭、麦冬、炒山栀子各12g,黄连、赤芍、花粉、柴胡各12g,甘草6g,白茅根30g。连服3剂,鼻衄已止,各症均愈。

5.血精 《河南中医》(1994,4:253):某男,26岁,农民。1992年2月因婚后5 年其妻未孕而就诊。精液常规检查发现精液呈血性,色鲜红,镜检:白细胞(+++),红细胞(++++),未见活精子。患者平素健康,偶尔在劳累过度或进水量少时,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腰酸,平时无任何不适。房事时常出现血性精液,误认为女方出血,未引起注意。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数。诊断:血精证。证为肝胆湿热,热扰精室。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 g,黑栀子15g,黄芩15g,车前子(包煎)15g,柴胡9g,生地15g,当归15g,木通6g,甘草6g,茜草15g,白茅根30g。每日l剂,水煎服,连服lO剂,查精液常规:白细胞(+),红细胞(+),精子成活率30%。自觉口微干,舌红苔微黄,脉稍数。守上方减木通、车前子,加杞果lOg,玄参20g,黑地榆15g,连服10剂,查精液黄白色,量约3ml,精于成活率60%,活动能力良好。改用知柏地黄丸,日2次,每次1丸善后,3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成活率70%以上,停药观察。同年工O月其妻怀孕。

(0)

相关推荐

  • 【名方赏析】方名: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

    [名方赏析] 方名: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功效:泻肝胆之火,清肝胆湿热. 主治:头痛目赤.肋痛口苦.阴肿阴痒.,筋瘘阴汗等问题. 方解 ...

  • 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养生之家导读:方中主药龙胆草既能泻肝胆之实火,又能除下焦之湿热.黄芩.栀子协助龙胆草泻肝胆火.那么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下面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下. [组成用量] 生地15g,黄芩.车前子各12g, ...

  • 【转载】大衣哥的菜在一夜之间被偷光,朱之文质问村民,还要欺负多久?

    朱之文我们肯定都不会陌生了把,一个因为唱歌走红的农民,现在说起朱之文他也是很有名气的,而且据说朱之文现在的一场演出就十几万,一年的收入更是有千万元之多,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了. 原本在走红之后的生活应该 ...

  • [转载]刺络疗法之运用(杨维杰)

    原文地址:刺络疗法之运用(杨维杰)作者:郑小春医师 本人研究刺血系随董师而起,现今临床应用者亦率多以董师之穴位及刺法为主.董师之刺血穴位及主治已散见于本书各章.现附录此文,可使各位读者对全书之刺血有一 ...

  • (1309)[转载]温暖插曲

    原文地址:温暖插曲-美国LeeBogle的人物画作者:忘忧sfm 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

  • [转载]“0”元转让股权和以“1元”的对家转让股权,区别是什么? | 每日股

    原文地址:"0"元转让股权和以"1元"的对家转让股权,区别是什么? | 每日股 原文作者:恒杉咨询 ​ 导语:去深圳联合产权见证前进行咨询,对方表示股权转让的价 ...

  • (10158)[转载]理解

    [转载]理解 (2021-05-07 15:01:40)[删除]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理解作者:春云如烟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 但生活中还存在着那么多的误解. 你纠结,你委屈,你难过, 最 ...

  • 转载最新发布:185种日用品有潜在毒性

    近日,法国消费者保护团体全国消费者联合会发布研究报告称,欧莱雅.宝洁公司所生产的部分品牌化妆品,可能含有害物质. 该研究机构曝光了市面上多达185种产品,涉及乳霜.洗发水.须后水及牙膏等日常美容清洁护 ...

  • [转载]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简单方法:刮痧走罐

    原文地址: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简单方法:刮痧走罐 原文作者:ERNEST 老年性痴呆的原因之一是督脉气血瘀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我曾经用简单的刮痧走罐方法治愈老父亲的老年性痴呆症.如下是这件事情的经过: ...

  • 药物在方中的作用【转载】

    药物在方中的作用 发表者:邢卫光 395人已读 1.大黄--大承气汤(配芒硝)--荡涤肠胃热结 温脾汤(配附子)--攻下积滞 桃核承气汤(配核仁)--下瘀泄热 大黄牡丹汤(配核仁)--清泻肠中湿热,活 ...

  • 【赏古天地】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信息(六)(转载)

    6-1 "元和元年"锦囊 东汉(25-220年) 囊高11.5厘米.长31厘米.宽6厘米 破案追缴 出自民丰县尼雅遗址 和田博物馆藏 锦囊主要用"元和元年"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