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探索求新的清史专家周远廉
相关推荐
-
谢贵安:《清实录》的文献价值与文本解析
<清实录>篇幅巨大,记载广泛,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对于清史研究.清代史学史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清实录>史料价值的研究,学术界有一些前期成果,奠定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基础. ...
-
《红楼梦》一本汉语书,怎么就成了“新清史”下的满族百科全书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在这几期里,我想从我自己关心的历史学问题的角度,看看折射在中国传统小说四大名著里的中国历史,尤其是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转型.为什么要选择四大名著?因为四大名著都出现在我在近期 ...
-
关于清朝“府”、“第”的称谓
综合整理自:冯璐<满族人名的历史特征分析>.王火<满族人名的民俗特征和语言特征>.尹跃奇<谈清代"府","第"称谓>.常越男 ...
-
多尔衮39岁暴毙之谜揭开,清史专家:不是患病,死因并不简单
顺治七年的时候,那年秋天,北京在逐渐变冷时候,传出关于摄政王的消息,说多尔衮突然病倒了,御医立马给他治疗调理,当时病情是稍微有点好转的,但是到了12月份的时候,他用身体不好,在家呆着烦躁无聊的借口出门 ...
-
多尔衮死亡之谜被揭开,清史专家:并非患病,难怪史书不敢记载
摄政王,是代替或代表年幼的.生病的.不具备执政能力的.或不在国内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一般而言,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其中最有代表的几位摄政王,便是王莽.多尔衮和爱新觉罗·载沣. 但纵观古代历史 ...
-
专家是怎么说皇太极海兰珠 清史专家是怎么解读海兰珠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皇太极和海兰珠的事情,关于这个两个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大家也都不这么知道该相信谁比较好,所以很多人想知道一些专家或者清史专家是怎么去解读这个 ...
-
“清史专家”阎崇年的治学粗疏,出版书籍一个章节就有五处错误!
关于这位阎老师,且不说其节操问题,已经被说太多了, 从前随手翻了翻他一本<大故宫·三>,10分钟就看到许多处基本史实错误. 作为学术科普水平也是不合格的. 随便举该书其中关于明代皇后的一章 ...
-
清史:雍正在遗诏中力保张廷玉、鄂尔泰,乾隆却为何要打压他们?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十月,雍正皇帝驾崩,他在留给继任之君乾隆皇帝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 ...
-
西方的“新清史”质疑清朝是中国,清朝是如何奠定“中国”含义的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历史界,出现一个学派:清史研究派,以美国为主.在近代史中,清朝前中期,是世界上领土庞大,人口最多,且富饶的国度.这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起,而且经过近代史,中国还保存如此庞大的领土 ...
-
郑成功被清史抹黑多年,一座古墓的发现,让民族英雄得以沉冤昭雪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让人敬仰的英雄,他们为国为民不惜以身殉国,这样的人应该也必须得到后人尊敬. 进入21世纪之 ...
-
2021年1月31日,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纺织品保护专家周旸同志经过仔细的清理挖掘,终于惊喜地在编号为4的一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一种至今仍让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黑色物质。丝绸腐朽腐烂后留下的残留物! 它证明了在30
三星堆考古首次发现这种物质,轰动了世界,确证了中国历史无误! 我们知道三星堆的文化遗址坐落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一个发源于夏朝晚期到商朝初期的这么一个史前遗址. 1929年,由一对农民父子在屋后挖沟渠 ...
-
西周第一悬案,被篡位的周夷王也很暴虐|史记周次元035
周夷王姬燮在<史记>次元的记录非常少,<周本纪>里他很像是一个过渡.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接下来就说了他死后,他的儿子姬胡接替他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