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不能做?老祖宗提醒“不做三事三代好”,生活中不妨留意

常言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离娄下》中也有云:“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指的是一个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有放弃一些不该做、不能做的事情,并将精力放在一件事或一个领域上,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一辈子才能有所成就。

这也体现出了取舍之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老祖宗提醒“不做三事三代好”,生活中不妨留意,以免惹祸上身。

第一、不做中

“做中”是民间比较常见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替别人做中间人,但又与“和事佬”有很大区别。

“和事佬”只是替人调节,并希望双方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一旦不成自己也没有多大损失,顶多是在面子上过不去,或者对个人的名声有所损害。

而“做中”的风险性却比较高,因为“做中”往往都是替别人担当交易或借贷的中间人,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旦涉及到了金钱往来,那么就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一旦借贷人无法偿还欠款,那么中间人就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甚至还要替借贷人还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中曾有:“等问完了话,阿七妈 也不敢买了,我也不敢做中了。”

可见自古以来做中都不是一件风平浪静的事情,也不是谁想做什么就能做得来,不仅要有威望同时也要和借贷人的关系十分亲密。

“不做中”既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是化身于世外的正确做法,所以但凡是有思想的人,在给别人“做中”之前都会思虑再三。

因为一旦出现了差错,可能就会惹上一身官司,所以古人不让大家“做中”,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

第二、不做保

“不做保”指的是不给被人做担保人,所谓担保人一般就是由于借债人需要钱,但他个人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才会找保人。

大家在给别人做保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这个人的身份和笔记,千万不要谁来找你都会做保,否则将会给自己惹出一身麻烦。

一般情况下做保的事情在民间十分流行,如果没有把我千万不要头脑一热,就去给被人做保人,因为一旦借债人欠钱不还,那么保人就得承担相关责任,还需要帮他把欠款还清。所以不要认为做保人是体现个人能力事情,相反还会将自己拉入火炕。

元代文人曾在《小尉迟》第四折中写道:“某想敬德老将军一片忠心,岂有反叛之事,我须索与他做保去来。”这句话中的“做保”指的是用自己的人格替别人做担保,可见做保并非仅限于民间借贷,而且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担保。

第三、不做媒人

古人的婚姻特别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说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如果没有媒人就无法结婚,因为当时根本不允许自由恋爱。而给人保媒拉纤的人就是媒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替别人保媒,便从中赚取一些利益。

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媒人也遍地都是,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替人保媒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媒人却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虽然古人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见媒人做的事情是功德无量,可是媒人也会因此而惹着麻烦。

简而言之媒人在替适婚男女保媒的时候,我所有的事情都非常顺利,小两口结婚之后也特别恩爱,那么他们就特别感谢给自己保媒的人。甚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去探望媒人,总而言之就是感谢媒人,帮他们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但任何事情都有相反的一面,如果媒人给小两口保媒并结婚之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并且婚后总是因为小事情而吵闹,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是媒人害了自己。甚至还会伺机报复媒人,这样媒人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结 语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老祖宗的思想比较落后,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是非常精明。因为他们认为做人做事都不能过于热心。

好心办坏事儿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先为自己着想,如果这件事情对自己没有好处,则千万不要蹚浑水,否则就是惹火烧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