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 | 你的青春撞了我的腰

auv

Your adolescence

一位母亲:

突然,你拒绝,你排斥,你执拗。

我呢?

手足无措,气急败坏,无能为力。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春期?

仿佛你刚刚会走,就挣脱着跑远了!

求助信1

孩子,我真的爱你。

老师,请您告诉我,怎么让她听话呢?

我女儿沉迷游戏,半夜还躲在被子里玩,学习成绩下降。好好说,谈心,不管用,我们夫妻快疯了!

再这么下去,我担心她连大学都考不上。而且,她最近越来越没耐心,一句话就发火。

我跟她说,妈妈是爱你才管你,她却把我推出门,嚷嚷“爱我就别唠叨”!

——无助的妈妈

求助信2

请让我别揍他

老师,我儿子可能有问题了。从高一开始,什么话都不听,一说学习就急眼。他妈说不吭声,我要说就跟我吼。

他以前学习特别好,是个懂得听话的好孩子,现在谁说都不管用。成天琢磨没用的动漫,还说将来要靠画漫画挣钱,老师说上课他都在乱画!这么下去连高中都毕不了业,谁请他画画?

我知道打孩子不对,可长此以往我肯定会忍不住。你说,该怎么办呢?

——着急上火的爸爸

3

你好,你有过青春期吗?

必须先给这些父母点个赞,因为他们真的是想好好应付青春期的娃,但已经累得七荤八素。

我经常问这些急切的父母:

“请问,您有过青春期吗?”

大多数人承认有,却普遍喜欢补充:我的青春期比较平稳,没给父母找太多麻烦。

也有的人笃定回答:没有,我好像没有逆反期。

此时,我往往脑补,能否和他们的父母聊聊?

当然,只是脑内活动,行为上大可不必。

首先,科普一下,很多父母这样定义:

青春期=逆反期

此处必须告诉大家,并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逆反,虽然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有两次叛逆期,但这只是普遍规律,并非铁板钉钉人人必须逆疯爹妈。

综合个体和环境因素,一些个性平和,心理发展良好,环境给予得当,内心冲突小的人,青春期并不会表现出鲜明的逆反,即便有一些冲突,也会因为疏导及时,弱化到不明显的程度。

所以,千万别与孩子有了冲突,就认为是孩子逆反了。说不定,是孩子长大了,有思想、会思考了,您明显跟不上趟儿,气急败坏地挣扎,也有可能。

孩子成长不是谁设计的,也不是谁决定的,有内在因素,个性特点,更有家庭教育,环境影响。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渴望有自己的决策权,自我管理权,会表现出相应的对抗和独立性。

你有没有过青春期,与孩子有参照性,没可比性。

首先,要知道这事很正常。不要娃一争取独立,你就神经过敏,立即亮出家长风范准备收复失地。

其次,独立和长大是个必然,不会因为家长觉得他还不到时候,就阻止其生长。更重要的是,你万一阻拦成功,他真的不长,以后你急死都不意外!

最后,每个人长大都是从父母思维变成自主思维,你反抗你的父母,你的娃反抗你,这就是养育的过程。

接受他们长大的现实,理解他们闹独立,闹自主,这心理关才算过了。至于怎么做,任重而道远啊。

——晓彤老师

4

你被他们的青春撞到了腰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要不要管孩子,青春期的冲突要不要战斗,家长挺头疼。

面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拎清,青春期逆反与之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孩子的个性形成,生活与学校环境影响,都有着密切关系。

不是今天你发现他逆反了,就是孩子现在出问题了。任何心理的变化,都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

面对青春期逆反性强的孩子,父母要真正从成长性上理解。

比如,孩子生存环境是否有过较大变化,孩子成长中是否有内在冲突,人际交往中有无重大困扰,家庭关系中有没有负面影响或压抑感,过往经历中有无重大刺激事件等等。

简单讲,就是把孩子成长过程都过滤一遍,对孩子的性格特点有准确认识,这样才能知道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不要指望一招儿就灵,孩子的成长是复杂的心理过程,真不是感冒吃药那么简单。

举个例子:

前面提到,父亲认为儿子心理有问题,甚至考虑送去封闭式学校。

经过与父亲的沟通,让他总结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家庭环境。

他深入了解后,我们共同总结:

儿子出生半年,送回农村老家与叔叔、姑姑家的四个哥哥姐姐一起跟奶奶生活,父母偶尔回家,给孩子很多礼物,然后马上又走。

孩子通过看漫画和上网,满足了个人对感情和社会认识的需要,并自学画漫画满足娱乐和情感输出需要。

七岁,父母接他到异地生活、上学,一直到现在。

过程中,父母认为自己尽心爱儿子,给他良好的物质条件,花钱上好学校。

但是,儿子真正内心经历了什么,他们根本不清楚,也没想过要探究。

青春期,一个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孩子,深度寄情漫画,既是减压,也是释放。他把所有感情寄托在画里,而父母却认为这是不好好学习,根本没有认真看过一幅。反而是警钟长鸣,批评他画画耽误学习,甚至曾扔过他的画笔。

当父亲同意回去主动了解漫画,看看儿子的作品时,他落泪了。

他说,我是个傻瓜,我都不知道儿子多需要我。我也不知道他从老家来城市,心里那么难过,我居然没注意有人笑话他的口音。

青春期的冲突在他家还会有,孩子因为之前的孤独无助,有了太多的压抑。但是,父亲能够转变角度,从理解接纳出发,我相信会逐渐好转。


孩子的青春期撞了你的腰,你要做的不是大喊大叫地制止,不是耀武扬威耍家长威风,更不是畏畏缩缩劝说阻拦。

正确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做回青春的自己看一看。孩子成长中哪些事被忽略了,哪些心理变化家长缺席了,哪些环境影响被轻视了,哪些心理需求未满足。

沟通,永远是家庭关系和谐的绝招儿,只是不能傲娇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我是家长,我为你好来控制和压制。

也不能一味哄劝,话都没说在点儿上,不仅没有效果还会让人生厌。

要孩子理解,让孩子接受,前提就是你接受他们,你理解他们。有这个基础,青春的火热,就不会让您伤到腰了。

——晓彤老师

文 | 晓彤

图 | 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