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六)地官司徒:穿行在辽阔的原野上,寻找天地的中心

(0)

相关推荐

  • 从井田到赋税,历史从来都是残酷的→_→

    文/子非鱼 <春秋经>,(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初税亩", 也就是说,从此年开始,鲁国公室开始向私田征税. 井田制,是春秋之前的田制,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 公田 ...

  • 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天子为臣下制定俸禄和爵位.以爵位来说,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为其臣下制定的爵位,分为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五年己亥 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韩歆免.歆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容(刘秀有时候也容不下).歆于上前证(有根有据的预言)岁将饥凶(灾年),指天画地,言甚刚切,故坐免归田里.帝犹 ...

  •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哪些形式?

    ​俸禄是政府支付给官吏的报酬.俸禄与官吏相伴始终.进入文明时代,有了国家,就有了官吏,有了官吏,自然也就有了俸禄.但是,历朝历代官吏的俸禄有着不同的形式,而且俸禄的多寡也有着极大的差别. 大致说来,我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掌葛/槁人全文,翻译赏析

    掌葛掌以时征絺綌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 [译文] 掌葛掌管按时向山农征收葛草和凡属如葛的草类.向泽农征收萌芝等麻类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赋税的政令,称量轻重长短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草人/羽人全文,翻译赏析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澙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强壏用蕡.轻燢用犬. [译文] 草人掌管改良土壤.审视土地,观察某地适宜种什么就决定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遂人/土均全文,翻译赏析

    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使各掌其政令刑禁.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兵器,教之稼穑.凡治野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师氏/媒氏全文,翻译赏析

    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封人/均人全文,翻译赏析

    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之.令社稷之职.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福衡置其絼,共其水蒿,歌舞牲及毛炮之豚.凡丧纪.宾客.军旅.大盟,则饰其牛牲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乡师/比长全文,翻译赏析

    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以国比之法,以时稽其夫家众寡,辨其老幼.贵贱.废疾.马牛之物,辨其可任者与其施舍者.掌其戒令纠禁,听其狱讼.大役,则帅民徒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小司徒全文,翻译赏析

    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之众寡.比要,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全文,翻译赏析

    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 ...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叙官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 地官系统共有七十八职官,加上<叙官>中提及而职文中未列的乡老一职,合计七十九职.地官之长叫做大司徒.据<叙官>说,地官是"教官",即掌教育之官,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