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南京大华大戏院旧址

于2015年04月22日6:10,大华大戏院

南京大华大戏院,民国23年(1934年)筹建,民国25年(1936年)建成开业的大华大戏院地址在南京新街口中正路即现在的中山南路,紧邻中央商场。当时是南京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戏院,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大华大戏院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格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底开始整体大修,于2013年5月底重新开放,恢复原名"大华大戏院"。

大华大戏院1936年开业时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8平方米,坐东面西,门面迎街。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砖墙承重。大华大戏院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外立面采用西式门脸,内部装饰为中国传统风格。大华大戏院正立面被雨篷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招牌幕墙和采光高窗,下层为大门和台阶。内部分为外部的门厅和内部的观众厅两个部分。门厅高二层,有“回”字形排列的12根朱红色圆柱作为装饰,圆柱的柱顶和柱脚都有突起变化,暗示传统的柱头和柱础元素。门厅内的天花、墙壁、梁枋彩绘和栏杆扶手雕饰都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门厅一层的两侧分别设小卖部和售票处,左右各有一个门道通向观众厅一层,正中的宽大台阶通向门厅二层的平台和观众厅二层。观众厅长66米、宽33米,分上下二层,设软席座位1768个,并有冷暖气设备。演出大厅为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承重。
2007年,南京市影剧公司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大华大戏院的维修改造方案。2008年,设计修缮方案得到江苏省文物局批准。2011年11月23日,大华电影院旧址维修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被列为“2011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这次大修将保留外部立面、大门、前厅、大堂、售票处等大戏院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部分,对这些部分仅作维修加固以保持原有风貌,并将完成原设计中未能实现的部分设计。门厅的墙壁、楼梯等将进行修缮,保留并修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灯具。内部被改建过的两层观众厅将拆除重建,改为层高分别为4.8米、9米、9米的三层结构,其中一层为电影文化展示中心,二层三层共设10个数字电影厅(二层6个、三层4个)约1400个座席。另建地下一层放置影院的中控设备并设车库,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入口仍在原门厅处,设自动扶梯上下。改造后的大戏院建筑高度将由21米增加到22.8米。工程于2013年5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恢复“大华大戏院”的原名。

大华大戏院由美籍华人司徒英铨集资,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728平米,设软席座位1768个,有冷暖气设备,为当时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戏院。戏院空间设计匠心独运:门厅入口处故意压低,衬出宽大的雨棚,而当观众进入门厅后,空间突然变高,有豁然开朗之感,大厅内12根富有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朱红圆柱,直通二楼顶端,支撑着彩色玻璃吊顶的钢架天棚,门厅内迎面正中设有一个宽大的台阶,通向二楼休息平台,左右各有一个门道通向可进入放映厅。而两个门道外的三面二层楼道,又形成一个环绕的雕梁画栋的长廊,长廊内可见各色电影作品和电影明星的宣传画面和介绍文章。门厅内的天花、墙壁、梁枋彩绘以及栏杆扶手雕饰等,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尽显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开业首映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歌舞片《百鸟朝凤》盛况无双。其后上映好莱坞大片《泰山历险记》更为轰动,大戏院随之成为首都社会名流、达官贵人交际来往,娱乐消费的场所,最高票价可达大洋二元,乃是当年普通百姓一周的伙食费。1937年南京沦陷后戏院中部被战火焚毁,占领者修复后专映日片。1945年民国收回,整修后恢复营业。1950年9月由第三野战军文化部管辖,改名军人电影院,1959年2月交回地方,复改名大华电影院。1966年因“文革”再改名为东方红电影院,并一度停业。1972年3月再复名大华电影院。2000年以后,经营逐步萧条,曾经一度将底层改做卖场超市。值得庆幸地是它没有被强拆,至今犹存。

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五日实业部签发的南京大华大戏院股份有限公司执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大华大戏院旧影,苏联电影周,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0)

相关推荐

  • 南京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寻找岁月的记忆

    六一节,儿童的节日.老夫也想和儿童们一样乐乐,聊发少年狂.想起去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逛逛.在八九十年代在那里工作十几年有余.细细想来新街口除了路过,逛街多少年没去了,用手指头数,一个手都够用了.逛街对于 ...

  • 老镇江的“戏园子”是啥样?鬓边不是海棠红!

    我很少看剧的,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还是蛮良心的. 至少我发现黄晓明还是能演好电视剧的. 在梨园百态和战火动乱中,程凤台和商细蕊人并肩前行,坚定了振兴京剧国粹的信念和定倾扶 ...

  • 好书·新书丨上海城市记忆:《海上旧闻录》

    城市记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记忆.城市应该保留曾经在此居住和生活过的人们的想象力,从而蕴养出一种独特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气质. 在上海,我们身边那一幢幢老房子,透过年轮的沧桑,折射出一段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 ...

  • 镇江电影院往事:承载镇江人满满欢乐,镇江的影院,撑过去就是春天了!

    ▲  这张1959年的<镇江日报>上,人民电影院.大华电影院.工人电影院.新华电影院等,都是我们熟悉的电影院. 大概是从腊月二十九(1月23日)开始,镇江文广旅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商业影 ...

  • 没想到镇江的大华电影院过去这么牛,但现在牛的是大华面馆

    当看电影还是一种奢侈消费时,大华电影院就已经存在了. 大华电影院坐落在昔日繁华的大西路商业街中段,在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人气达到顶峰.那时候,看电影是人们娱乐活动的主要方式,大华的上座率很高,经常 ...

  • 南京仍遗存的很多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仍遗存了很多民国建筑,南京不少街景仍具有民国遗风,分别见如下集锦:绿茵梧桐下的总理园陵大道:中央体育场旧址:民国中央饭店旧址:宋美龄的美龄宫附近,她常来的民国园陵邮局旧址:民国埃 ...

  • 兜兜小公园

    <姑苏晚报>2021年03月22日 B08版 玉怀 夏日的夜,天黑得很慢,吃过晚饭,天还亮着,隔壁邻居喜欢逛街,轧轧闹猛.邻居出门时街上乘凉的乡邻会问:"今朝倷要到落搭去兜兜呵? ...

  • 那些年, 我们一起在镇江看电影……

    1981年,一位喜欢文学的19岁镇江少年谭浩俊,在新华影剧院看了电影<沙鸥>后,感触颇多.他写了一篇<沙鸥为什么这样没礼貌>的影评,请他的语文老师文丁加以润色,投寄给了当时镇江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

    2014年11月11日.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时代为1933-1935年.此处国保建筑位于鸡鸣寺南侧,即鸡鸣寺路与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南京中山陵音乐台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骄阳似火的盛夏悄然走近我们.在南京,环境优雅.隐秘在森林间的中山陵音乐台成为了市民游客避暑纳凉的绝佳圣地. 据了解,音乐台是南京中山陵的配套建筑,是一座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的露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南京国民大会堂旧址

    南京国民大会堂位于南京长江路264号,原名国立戏剧音乐院,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建于1936年,这座会堂从开建到完工,用时仅6个月.它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会堂. 在设计中,奚福泉结合西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哈尔滨秋林商行旧址

    曾几何时,秋林就是哈尔滨的名片,是信誉.品牌的代名词. 几乎所有来到哈尔滨的人都知道哈尔滨有个秋林,都要到大直街上的秋林公司转一转.而每一个老哈尔滨人的心中也都有着浓浓的秋林情结. 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185号,旧址为一座典型湖北风格的平房,砖木结构,共有房间十间,坐西朝东,外墙青砖.内墙木板,进门迎面一方天井,左右两侧木雕窗棂的房间.左厢房便是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

    2014年12月29日早,天津昆仑路世豪快捷酒店退房,8点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附近肯德基吃过早饭后,到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119号.2013年5月,天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2018年5月12日,程志红会长.小溪姐.凤雏和我参观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又名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下,创始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湖南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抗战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迁至武冈,从1938年到1945年一共在这里办学7年,招收了六期学员,毕业学员2.3万多名. 抗战时期,黄埔军校,也就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全国各地总共办了9个分校,武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

    原国立中央博物馆旧址,说到为什么这里会旧址,那就有摆了 带逸动体验那久久相传故事 作为中央博物院旧址,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就设在厅房之内,展厅中珍贵图片及雕塑生动再现了李庄在艰苦卓绝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