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圈里说“药过十三,医生不沾;药过十八,医生该杀”?【一点资讯】
相关推荐
-
行医,请不要追求无意义的事
经常,会听到一些医生有着这样的"愿景":我特别喜欢小方子,只开几味药.开几克,就治好病. 有时,会听到部分医生半是自吹.半是鄙夷:我开的方子,都严格按照配伍规则,不像有的大夫,选几 ...
-
【中医趣谈】药过十三 百病不沾
中医辨证论治,开方用药,其实质是首先辨别出疾病的"类象",然后组合出有针对性的"类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以"药象"对 ...
-
再说大方十有八九是庸医
大方小方其实各有道理,在外感经典<伤寒论>当中,即使在复杂疾病一般不超过十四味药,比如麻黄升麻汤,很多自古名医就判断不像医圣仲景的方子.可见在古代都是小方为主.尤其伤寒论方子平均也就五六味 ...
-
10年的便秘,被我两味药治好,让病人明白:真中医,用药越少越好!
有个病人,便秘10年时间了,最近这一年,几乎每次都是六天左右,才排便一次,每一次大便都是排出很小的几个颗粒. 我看完情况,开方:玄参.升麻. 她说,"我怀疑你在无中生有,我便秘10年了,以前 ...
-
如何看待有些中医开大处方?
中医开方有句俗话:"药过十三,医生不沾","药过十八,医生该杀". <素问.至真大要论>曰:"君一臣二,制其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
-
中医:肾开窍于耳,三味药,激活肾能力,把耳鸣声“关起来”!【一点资讯】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聊聊,关于耳鸣的话题. 人,为什么会耳鸣?这是不少读者在后台跟我探讨的话题.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耳朵有什么关系呢?最初学解 ...
-
为何中医治病,十个医生开的方可能都不一样?【一点资讯】
中医治病首先是诊断思路,虽然中医看病不重视病名,重视证型,但是辨病也是关键问题.中医行当流派也非常关键每个流派都有自己流派有自己流派自己的用药特色. 为什么不一样呢?他的水平绝对不是一样的,他考虑问题 ...
-
尿频“劲敌”找到,不是橙子,医生:敞开吃, 前列腺悄悄变强【一点资讯】
25岁的小黄是一位公司职员,平时工作的任务比较紧,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没有,但是最近却不得不经常上厕所,小黄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很容易出现尿急的现象,去上厕所的次数也是之前的几倍,偶尔会有一点痛感 ...
-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一点资讯】
比例: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1- 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 ...
-
古琴音药丨养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30分钟加长版(自用分享)
古琴音药丨养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30分钟加长版(自用分享)
-
44岁男子戒酒一年,却确诊肝病,医生惋惜:都是“葛根”惹的祸【一点资讯】
肝脏是人体五脏之一,有着强大的解酒解毒能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人均饮酒量正在逐年递增:从2005年的4.1L,到2016年的7.2L,再到2019年的8.2L-- 这也 ...
-
孙思邈:留下的“3味药”,悄悄煮水喝,肾壮如“小蛮牛”【一点资讯】
前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中各器官都会走向下坡路,尤其是到了40岁以后,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如果此时还不注意保养,则会直接加速我们身体的衰老.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 ...
-
90岁老中医坚持40年的养生方法,每天花不了5毛钱!【一点资讯】
醋泡姜是一种健康食品,有人说醋泡姜,助长寿,还说孔子就有早上吃姜的习惯,还有就是国医大师路志正,早上吃姜吃了四十年,他"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便是佐证.九十多岁的路老现在还坚 ...
-
10个名老中医神奇的治病方!风湿类风湿痛风,一剂见效,百试百灵【一点资讯】
类风湿万试万灵黄芪秦艽防己汤 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甲珠15g 白芷15g 白鲜皮15g 甘草1 ...
-
麻衣神婆:中医手相手诊精华,一天就学会,果断收藏!【一点资讯】
[手诊学习] <手诊歌> 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心律不齐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