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战略收缩:北方边疆的危机和困境
相关推荐
-
朱棣夺位后,数次北伐都什么结果?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分封诸子,其中朱棣封为燕王坐镇北平,朱元璋的目的不言而喻.可朱棣不太安分,最终还是抢了侄子的皇位. 尽管通过朱元璋的几次北伐,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但他们还是具有很强的实力, ...
-
参与靖难之役的朵颜三卫是什么来历,为何朱棣北伐要攻打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也叫兀良哈三卫,分别是: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这是明朝对他们的称呼,朵颜三卫的前身是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及附近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主要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札剌亦儿部等. 一 ...
-
明亡帝责——朱棣的瞎折腾二:狂赌
战略失败的朱棣 前面码字的说过,朱元璋经济政策很糟糕,这会让明朝很差钱. 有多差钱呢? 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骑兵,皆骁勇善战. ...
-
六球大胜只是第一步 半场战略收缩可以理解——写在U23国足大胜东帝汶后
中国95年龄段U23国足今天(14日)晚上在印尼梭里昂的SI贾拉克·哈鲁帕特体育场进行的亚运会男足赛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中,6比0大胜东帝汶队,不仅取得了开门红,也打响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运会上的第一 ...
-
明帝国神机营,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
神机营的诞生,不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除了区别于历代王朝冷兵器战争的战法:其冷兵器与火器的结合应用,革新了军队的构成和武器的配备,促进了军事制度.军事思想与军事战术的发展,对于近代的战 ...
-
【明亡真相】下:明帝国彻底崩盘
【明亡真相】下:明帝国彻底崩盘
-
论国民士气十章十二节:帖木儿征服奥斯曼帝国后,向明帝国进军
公元1402年与奥斯曼帝国在安卡拉城外进行大决战之后,已经66岁的帖木儿依然壮心不已,继续南征北战. 公元1403年,帖木儿再次洗劫谷儿只,毁掉了大约700个大村庄和小城镇,屠杀居民,拆毁了梯弗里斯的 ...
-
缅甸:一个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胞波”之国,战略位置很重要
缅甸是一个山水秀丽.物产丰饶的国家.如果说我国的云南省在彩云之南的话,那么缅甸还在彩云之南的西南面,正好扼守着中国的西南大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中国和缅甸就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 ...
-
周易预测算准明帝国一件大事,帝国由盛转衰,引出一段悲欢离合
明帝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御驾亲征和瓦剌决战,他亲率近二十万大军远征,结果在土木堡附近遭到突袭,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随行了大臣高官勋贵后裔几乎 ...
-
纪要|【邀访学者论坛】李丹婕:在中古北方边疆发现历史——基于对唐前期的若干考察
主讲人李丹婕老师 邀访学者论坛 2020年11月5日下午,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六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李丹婕老师,报告题目"在中古 ...
-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明帝国将门集体殉国2
忠烈之城:榆林保卫战 11月12日,李自成大军到达榆林.李自成这时还想通过招降的手段兵不血刃的解决榆林.李自成派出辩士舒君睿携带白银五万两去招降榆林守军,和平的手段后面是武力威慑--李过,刘芳亮率兵七 ...
-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明帝国将门集体殉国1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明帝国将门集体殉国1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大明帝国威名赫赫的将门集体殉国! 1643年9月,寄托着明帝国最后希望的孙传庭集团在河南郏县与李自成起义军相遇,激烈交战后明军开始溃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