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献给十九大】【总第325期】《智泉流韵》特别推荐郭进拴原创散文《青山绿水 湖滨醉美》

【郭进拴原创】青山绿水  湖滨醉美

         在雨中,我站在市政大厦4楼的窗口,遥望对面的湖滨生态公同,是烟是雾,辨识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偌大的生态公园,裹了一个严实,使她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了。

       渐淅沥沥的雨声,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我心里。于是,我走出市政大厦,漫过文化公园,穿越纬一路,哗哗的流水声把我吸引到路边亭子下的人工湖边,几股流水,从亭下的水眼跃出,仿佛几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湖面。我绕到湖对而,站在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沿着用石头护砌的人工河顺水而下,每隔一段,就建有一个拦河坝,坝里积满了水,多余的水就溢出坝外,形成了瀑布,非常壮观。河两岸还建了许多观景台,扶栏眺望,飘飘洒洒的雨点,落在生态公园的树木、花草上,发出了悦耳的声响,这不就是一首极好的诗韵吗?我这才发现,生态公园的雨,像珍珠一样透明,像诗一样美好!那雨落着,是那样的清清爽爽,那样的利利索索,飘逸,闲适,空灵,洒脱!雨中的生态公园,由于远近高低、云雾浓淡之别,酷似一幅刚刚落笔的水墨画稿,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还是湿湿漉漉。纵日望去,绿的碧绿,青的淡青.蓝的翠蓝,灰的银灰,浓妆淡抹,清秀素雅,各呈风姿。

        过一座木桥,来到花圃边,绿叶红花的美人蕉上挂着一连串圆圆的透明的水珠,就像美人泪,不时无声地落在地上。路两旁的银杏树上,绿叶上好像刚刚撒了油一样,闪光发亮;有的花圃里汪着一滩滩的水,反射出来的亮光,远远望去,地上如同铺了一块块不规则的各种形状的玻璃。

        雨不停的下,石级小路,被雨水洗得分外明净。路边的竹林,被碎雨星罩着,绿蒙蒙的,望不到边际。一畦月季,笼在这一片烟雨里,印出了一层水润润的红雾。这蒙蒙的绿意,这团团的红雾,真像刚滴到宣纸上的水彩一样,慢慢地浸润开来。啊!这奇妙的细雨,她正给未来孕育着怎样的景象啊!

 冒雨游生态公园,个个成了落汤鸡,穿着长衣裤打着伞,先是衣服的下摆如水泡,后是伞透肩凉,脚在水里淌,终于雨顺发流水洗面,浑身上下无干处了。年已半百、早生华发的我,恍如又回到了童年,淋雨多欢畅,何况沿着生态公园的林荫小道前行,更是如诗如画如仙如梦……

       在儿童戏乐园内,有一口老井,井内四壁绿叶护卫,凉气袭人。有一中年汉子正在用一根长绳从井里往外提水。我忙上前问:“这水能吃吗?”汉子答:“这水吃着还好哩,又凉又甜,不信你尝尝。”我捧了一掬井水,一饮而尽,只觉那水甘甜可口,清凉透骨,颇有醇酒甘露之美。我问:“这井是什么时候打的?”汉子答:“早啦,我记事时就有。听老辈人说,这井和锅底山上的一眼泉水相通,泉叫‘玉泉’,这井叫‘玉井’。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任朝廷的独生女儿偕同侍女来我们这一带游山玩水,在锅底山的玉泉里舀水洗头时,不慎将头上的玉簪坠落在井里,便忧愁满腹,闷闷不乐。当她下山来到这口井边时,公主让侍女提井水止渴,正好又舀到了失落在锅底山玉泉里的那枚玉簪,顿时愁消闷解,眉开眼笑,从此就给这个井起名叫‘玉井’,山上的泉叫‘玉泉’。”锅底山上有玉泉,山下有玉井,通过一曲流水,把山上山下的泉、井贯穿起来,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秀美的画卷。

        在生忿公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几组以《回味》、《沉思》、《放飞》、《领悟》命名的汉白玉雕塑作品。《回味》中的少女左手轻扶脸颊,长发披肩,两眼向上,令人回味无穷;那《沉思》中的少女,两手托腮,头向右歪、两眼平视,作沉思状;另一位少女左手上扬,把一只洁白无瑕的鸽子向空中《放飞》……这些作品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人物口目传神,似乎胸肌随着呼吸在起伏,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而微凸,刻划得心理变化,举止神情,呼之欲出,真乃绝中之绝。

经过一片结满果实的梨园,我来到了湖滨路口,在河流的入湖处,几条银练,有粗有细,有浓有淡,从涵洞里飞腾而来,沿着陡立的峭壁,住平西湖里泻去,这一道道水光,有的扭结在一起,像一朵朵垂直的云;有的分成不少支脉,像一把把寒光逼人的剑。峭壁上凹凸不平的岩石弹出了一阵阵的水珠,像飞起纷纷扬扬的细雨,落在雨雾中。

       我走在像地毯一样柔软的草地上,趟着一洼又一洼的雨水,来到了平西湖边,这真是一座辽阔的湖泊。一汪监色的湖水,被天上的雨水荡成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几对浪漫的青年男女,正打着小花伞在湖上划船游玩。往远处望去,只见一片浩瀚,对面的沙岛隐约可见。生态公园与文化公园、中心公园、香山寺、白龟沙洲形成了一个景观轴,绿草如茵,四季有花,四季常青。

       记得我前些年路过这里时,这儿还是一片荒野地,当地村民在这里放羊、放牛、割草。那天是个雨后新晴的日了,我们的车子陷进了一片泥潭中,最后只好花钱请来了一台拖拉机、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车子拖出来,绕道离开了这个令人胆颤心惊的鬼地方。

       真没想到,才几年功夫,这里竟成了占地21万平方米的大花园。绿地、溪流、景桥、亲水广场、儿童乐园布局巧妙;景观灯、休闲座椅、亲水平台点缀其中,曲径通幽处,雪松、杉树、合欢、银杏、千头棒、珍珠梅、榕花、法国梧桐、南天竹、紫薇、睡莲、美人蕉、菊花、月季、牡丹、槐、桃、杏、梨、柳、杨、芦苇等会聚园内,群鸟飞,歌声脆,风景美,游人醉。

       这神奇迷人的生态公园,当你尚未身临其境时,决不会知道她的妙处,只有亲身游览了才能体会到她的奇绝。这里的两个亭子,也设计得精巧别致,四周山光水色,翠绿沾襟,仰瞻椽头梁栋的木雕装饰,更是凤头龙首,逼真动人。那一排排雪松,活鲜鲜的像一座座翠绿的金字塔,轻风微语,晃响了满树露珠。仰头望去,目光与栖在树梢的云雨天相溶,随着深深的呼吸,一种崇高的激情自心头腾起,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美的享受啊!回头再看那绿荫下的石凳和那林间如织的小路,我领悟道:它们不只是为相依相偎的情侣们而存在的,在每个有风或无风的日子里,谁知道这里酝酿过多少创造者的激情,那绿云似的枝叶,抚爱过多少心灵深处隐谧的颤动……

       雨中漫步生态公园,这里的河虽比不上长江黄河开阔,但纤细秀美,幽静而俊逸,水流不止,而且也许与下雨有关,多见湍急处,纯净见底,飞珠溅玉。而有的地方,但闻水声响,不见溪流面,原来水流钻进了石缝深处。听那声韵,叮叮咚咚,犹如一位妙龄少女正躲在幽处拨弄琴弦呢!沿河行,两岸树林、花草,都在雨帘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雨遮水绕,雾起云腾,如临仙境。古人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雨中游生态公园,自有一种朦胧美。

        生态公园确实是美不胜收的长卷画廊,说她三步有一景十步一层天不为过。我是在雨中来游的,这里的千般风物、万种诗情,又随密集的雨滴图案变幻无穷……通体湿透的我,忍不住俯下身掬起一捧水,口清洌甘醇,始信琼浆玉液不过如此。夜幕降临,生态公园的各种景观灯齐放光明,高的,低的,红的,绿的,蓝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缤,倒影映在水中,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生态公园是新城区“两横四纵三点两片一轴”景观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城区的土地是新的,新城区的体制是新的,新城区的人员是新的,但新城区的规划是成熟的,新城区的理念是成熟的,不盲目跟风,不崇洋媚外,不随波逐流,发掘文化底蕴,作足山水文章,独具鹰城特色,这就是新城区规划的精髓所在。

       新城区的美好前景已经绘就,凭着全体建设者对新城区的浓浓深情,未来的新城区一定会以宜人的山水风光,充满活力的城市功能,屹立在中原大地上!

        “太史公游名山大川,故其文章颇有奇气”。这个“奇气”,便是山川灵秀,是浑朴的大块文章;是日月精华,是通旷清逸的神韵。中国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迈开双脚来认识祖国的秀美山河,要比在书本上认识祖国广博得多,深刻得多。一个作家,如能经常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定会领略大自然的奇伟瑰丽,开阔胸襟,激发灵感,淘冶情性,不仅能增长人的阅历,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格调。

        我过去曾游过苏州、杭州,便以为那里就真的是“人间天堂”,最美不过了。自从我们单位搬到了新城区市政大厦办公,我也举家迁到了新城区的湖光花园,常常到湖滨公园散步、赏景,我渐渐爱上了这个地方,觉得这里赛过苏杭,是我们自己的“人间乐园”和“天堂”。

       湖滨之美,不仅美在装束、容貌,而且美在质地,美在骨子里。她是那种清新明丽的美、温柔婉约的美,充满生命与青春活力的少女的美,她抖擞着翠色的水波,激溅着雪白的浪花,凝成了碧绿的妆镜,以风姿绰约的神韵,饱含热情的笑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湖滨公园位于新城区南部白龟山水库的北岸,依水而建,顺水库周边绵延数公里,占地36万平方米,是一个“亲水”带状休闲区。公共绿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区“水岸新城”的发展理念,在充分利用原有地型的基础上,使城市、绿地、水岸景观巧妙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湖滨公共绿地设计以大面积、高比率的绿化、水体为主,对城市生态起了良性调节作用。设计兼具人文和休闲特色,有三苏苑、观鱼池、芳草地、湿地看台等游乐场地。是一条集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绿色长廊,也是新城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和贝贝来到湖滨公园,正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了,只见亭台竹林,红霞万状,妩媚多姿,湖面池塘,红波闪闪,金光熠熠,渔舟唱晚,气象万千。火红的夕阳正悬挂在万里云海上,五颜六色的光芒像一面巨大无比的轻纱薄幔,在整个西部天空舒展开来,把半个天穹都铺满了,湖滨公园成了镶上金边的剪影,人们在金碧辉煌的天幕下,不停地赞叹和惊呼。啊!晚霞燃醉了山,燃醉了水,就连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人,也完全沉醉在了浓如醇酒的意境之中。

       在一片竹林旁,我们巧遇正在这里拍婚纱照的4对新郎新娘,4位阿娜多姿的新娘看到贝贝,立时来了兴致,这个上前摸一把,那个对贝贝扮个鬼脸,贝贝吓得赶快逃跑,她们4个则前后夹击,围追堵截,其中一个新娘竟抱着贝贝一边说道:“好可爱的小狗狗啊!”一边让摄影师来了一张合影照,竹林里荡起了一阵甜脆的笑声。可见我家贝贝有多么可爱啊!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男子汉”啊!

        三苏苑前的一湖碧水,被晚风吹皱了,涌起了层层细浪,似雪、似玉,闪射着千点银光,万点磷火……于是,那涛声划破长空,悄悄地踏着浪尖,朝着三苏苑走来。

 霞光在脚下跳跃,花香在身边游荡,伫立在被翠竹环抱着三苏苑,我似乎听到了苏轼那雄壮超脱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清新明快的“乳燕飞华屋”、“冰肌玉骨”;奔放流转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落日绣帘卷宗”;真挚隽永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如霜”等等。他以多面手的姿态出现于北宋的文坛和艺坛。他的创作实践,无论是在散文、诗、词、书法乃至于绘画方面,都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在词这一方面,三百多首的《东坡乐府》一向被公认为是词坛上的一座高峰。

        在词的创作上,他是一个新的流派的创始者;在词的发展史上,他更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

苏子屡遭贬谪,动辄得咎,但决不沉沦。他爱汝州郏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爱这靠椅似的山势颇似家乡峨眉山,更爱这中原民风的敦厚与淳朴。苏轼临终,写信给子由:“即死,葬我嵩山下。”十余年后,苏辙追随其兄来此入土。其父苏洵之墓为元代添置的衣冠冢。苏坟村的乡民仰幕苏轼的文品和人品,保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

        新城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为了发掘文化底蕴,在湖滨公园仿照郏县“三苏坟”,修建了“三苏苑”。由于三苏苑内外绿竹成林,松柏郁郁苍苍,杉树直插云端,叶,绿葳葳;枝,舞虬虬;干,骨铮铮。风动树摇,枝叶相摩,伴着哗哗雨声,时近时远,时高时低。忽如穿林拍空唰唰而去,忽如卷地漫土簌簌又来。再仔细观察,则又风紧而不吹衣,雨骤而不湿襟。

 咦,旌旗猎猎,笳鼓悲鸣,持戟甲士,阵列如云,一片刀山剑丛;咦,东坡狩猎,锦帽貂裘,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岗;咦,红衣翠袖迎东坡,三三五五出篱门,相排踏破傅罗裙……我突然想到:那三苏父子留下的文学瑰宝,不正像细雨一样滋润着我们这样的后来者,并且将永远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林中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具体到地域而言,丰厚的地域文化则是一个地方闪亮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生命。

        位居北宋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以其独到的文化内涵,为汝州地域文化打上了享誉全球的印记。在湖滨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露天的汝瓷阵列馆,几道一人多高的水泥墙上,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巧夺天工、玲珑剔透的汝瓷精品,质地细腻,玛瑙为釉,典雅高贵。观其釉色,浑厚古朴,光泽柔和,明亮透体,富有水色;拂其釉面,光滑圆润,宝光内柔,如锦似锻,如珠似玉。细观之,釉面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迎光可以看到其釉下有稀疏的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故有“青如天,美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望着那线条流畅的淑女瓶,使人仿佛看到了体态丰美、飘然下凡的九天仙女;望着那九龙跷首的香熏炉,使人仿佛到了香烟飘渺的月宫仙界;那些海水游鱼纹,真似大海泡哮,滚滚波涛,群鱼欢跳;也有的似静水投石,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碧波涟猗,中心为一花朵,还真有一番“落花流水”的诗情画意呢!

       汝瓷——飞翔的青精灵!你是家乡的名片,你是故土的魂灵;你是一首无字的诗,你是一幅立体的画;你是一串跳动的音符,你是一曲文化的绝唱;你是一道华夏文明的灵光……

       汝瓷的美——含蓄的美、平淡的美、和谐的美、素雅的美、清纯的美、宁静的美、古典的美、柔婉的美、浑厚的美、明润的美、大气的美——集东方美学于一身——大美无言的美。

       湖滨公园是花的世界,这里春有牡丹,夏有月季,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此时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映人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玉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副迷人的景色。这里的月季花,更是艳丽多姿。有红、黄、蓝、白、紫、橙、桃红、墨红等多种颜色,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尤其是湖滨公园的菊花,更是与众不同。别处的菊花一般是金秋季节开花,而这里的菊花却是从初夏开花,一直开到冬季,你说奇不奇?这里的菊花面积大、品种多,沿湖滨大道两旁的花圃里,全部都是菊花。那菊花傲骨铮铮,像英勇不屈的战士,给人以勇气和力量。此时此刻,这里的菊花刚刚经过一场透墒雨,开得格外旺盛。那菊花的颜色更是多得数不清。黄、绿、蓝、紫、粉、橙、墨、白、黛……真是难以尽数。长的形态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小如星,大似盘,浑圆的,垂散的,扁平的,起楼的……花瓣儿似龙爪,似金鳞,似流海,似飘带,似短匙,似蜂窝,直立,倒悬,里卷,外翻……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里的菊花有洒脱的“美人鬓发”,瑰丽的“赤金狮子”,浓烈的“金凤桂子”,粗犷的“天容海色”,娇媚的“贵妃醉酒”,洁白的“一捧雪”,端庄的“墨荷”,纯净的“望月”……

       也不知是哪个有本领的画家把天上的云彩染得那样好看,红得像七月的高梁穗一样红,黄得像熟透了的麦田一样黄;有的像大姑娘们出嫁时衣裳上的云字钩儿,有的紫云彩镶着金黄色的边儿。一会儿,变了,太阳像一个橙红的大圆饼,四周有一圈银白的光环。湖滨公园新修的六座石拱白桥和六个红顶的观湖亭,此时也飞霞流彩,浸染在玫瑰色的色调里。转眼间,落日被平西湖吞吃了,剩下了大半个,又剩下了小半个,晚霞四射,引来一片欢呼。

        华灯初上,月光如水。夜游湖滨公园,如临仙境也。我与贝贝,一前一后,缓步前行。这天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格外亮,映在湖中,天上圆圆月,水中月圆圆。我们登上了公园西部的一座用汉白玉砌就的拱桥,看着那水色朦胧的月夜美景,听着那潺潺流水声,真正让人乐而忘忧,沉醉其中啊!月下光,那如烟似雾的柳丝,悠悠扬扬,轻风摇曳,如翠浪翻空,人行其间,与画舫笙歌相应答。那闪闪灼灼的灯光,就像美人头上的金钗银钿,玉翠珍珠,灯光的倒影,成为一嘟噜一嘟噜的白色绣球花,成为一串一串的红色宫灯,成为金柳银杨,在湖水中摇曳不定;那发散着馨气味的鲜花,那浓郁而又清析醉人的空气,显得分外迷人,分外给人一种美的感受;那湖、桥、路、林、亭、楼,蒙着水汽薄雾织成的面纱,正在沉睡之中;那月色笼罩下的柳荫深处,一对对情侣正在依偎拥抱,相亲相爱……

        登高远望,湖滨公园周围的路灯瞬间齐放光明,流光溢彩。我仿佛又回到了节日的都市,只见那灯光像河流,慢悠悠地流向远方——流向夜的怀抱,宛如一把珍珠撒在空中,金灿灿,亮晶晶,明晃晃,美极了!那地下灯火和天上群星交相辉映,车在路上行,人在灯火中,那美丽别致的欧式路灯与那橘黄色的反光灯以及闪闪发亮的轮廊标相互映衬,顶上的灯映着地上的影,地下的影溢着空中的灯,灯与影,影与灯,五光十色,熠熠生辉,使人悠悠然,如痴如醉,分不清哪是灯?哪是影?仿佛进入月宫仙境一般。

 在一处露天舞台,一群人正在自唱自乐,唱、念、做、打,样样在行,艺术形式如春兰秋菊,各擅其长。这些节目如春风吹面,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清新的时代美感,唤起人们对这些古老民间艺术的兴致。演员说唱兼有,风格迥异,有的演员轻松移步,表演自如,眼神、唱腔、响板同时做起,韵律谐美,字字传神,令人拍手叫绝。整个演出,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意趣横生的活泼节奏;既有粗犷、奔放、高亢的朝气,又有委婉、动情的优美旋律,丰富多彩、人才辈出,如朵朵奇葩,清香悠远,拂人心脾,令人心醉,流连忘返……啊!湖滨公园,古风,美韵,碧波,神彩,永留心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