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103:人要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5.11)

申枨(chéng),孔子弟子,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申党。

当孔子感叹自己没有见过刚毅之人时,有人提出申枨。孔子反驳道“枨也欲,焉得刚”。在此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欲指的是贪欲。《说文解字》:欲,贪欲也。

孔子本人主张“欲而不贪”。也就是说,孔子不否定人的正常欲望,他肯定人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正如鲁迅所言“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要生存,要温饱,也要发展,他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虽是五四斗士,却也是最懂孔子,绝不假装清高,同为实在人。

人一旦有贪欲,怎么能刚毅起来呢?林则徐就曾给在京都做官的儿子写信说: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告诫儿子要随时准备回家,不要贪恋利禄权位,他更有这样一副自勉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欲乃刚,利欲熏心,往往会失去理智,为人所左右,所以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嗜好。人行江湖之中,如何才能控制住不当利益的诱惑呢?这就需要自律,也就是能忍。苏轼《留侯论》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自己的的真正目的地在何处。欲望可成人也可毁人,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过犹不及,贪图小利,则可让自己陷入万古不复之境地。《反身录》中的话不妨引以为戒:

正大光明,坚强不屈之谓刚,乃天德也。全此德者,常伸乎万物之上。凡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一切毁誉利害,举无以动其心。欲则种种世情系恋,不能割绝,生来刚大之气,尽为所挠。心术既不光明,遇事鲜所执持。无论气质懦弱者多屈于物。即素贞血气之强者,亦不能不动于利害之私也。故从来刚者必无欲,欲者必不刚,不可一毫假借。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