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中国人没有苦行传统,为什么不快乐?

(0)

相关推荐

  • 陈嘉映: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每日意图 节选自陈嘉映在新华·知本读书会所做演讲 导读 陈嘉映,1952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学者:被认为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 ...

  • 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吗?看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怎么说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或许有的人听过,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 ...

  • 享乐主义 VS 禁欲主义,谁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

    神译局  · 4小时前 关注 答案可能是两者兼有之.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学说曾广泛 ...

  • 湘霞|苦行苦修,安之若素

    痛苦与黑暗是生命的一部分 与人生之苦同在,与黑暗同在,安之若素 一个人的痛苦来源于TA的欲望,来源于对欲望的追求:快乐,幸福,财富,权力,美貌,爱情,完美......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因为自己的 ...

  • 罗素:中庸很无聊,但是真理

    罗素曾说: 中庸之道是一种乏味的学说.还记得年轻时我曾轻蔑而愤慨地唾弃过它,因为那时我崇拜的是英雄式的极端主义.然而真理并不总是有趣的. 很多人会喜欢更有趣的学说,但它也往往因为有趣才被人相信,中庸之 ...

  • 漫谈 | 陈嘉映:中国人没有苦行传统,为什么不快乐?

    快乐,不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思想史的思考中,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在西方哲学中,就有一个"快乐主义"的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经过种种变形,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有影响.柏拉图 ...

  • 陈嘉映:他教给我们什么 | 今天一起读维特根斯坦

    他教给我们:我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怎么看待世界的.怎么看待友谊或者爱情的.--我们总是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真相.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这样的:哲学通过消除掉这些迷惑,最后看到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

  • 陈嘉映:快乐四论

    文|陈嘉映 ▍快乐与利益 把快乐和善好等同起来,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被称作"快乐主义".快乐主义者并不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快乐,而是不得不经常去做很不快乐的事情 ...

  • 陈嘉映:真理、科学、知识分子

    陈嘉映,1952年生,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无法还原的象><哲 ...

  • 陈嘉映:善“不与恶做对”

    多半时候,一句话里用上的是一对反义词中的一个,两个同时用就不成话--我们不说天冷热了,向前后走.直接说出来的是反义中的一端,反义的对称性在台后给予语义支撑.这种不在现场的(in absentia)语义 ...

  • 陈嘉映:真理需要我们这些抱有成见的凡人

    十二怒汉走进审议室的时候,每个人都自以为他握有真理.通过争论,有些人认识到,他刚才错了,他刚才并不握有真理.我们会说,有些人错了,有些人刚才是对的,一些人的意见战胜了另一些人. 这说法当然不错,但容易 ...

  • 陈嘉映:伦理学有什么用?

    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教人为善其实也有保留,他说:"但事情却是,使人高贵的诸种理论虽然似乎有力量使那些生性高尚的人归于德性,但它们却没有能力去促使大多数人追求善和美.⋯⋯想用理论来改变在性格上形 ...

  • 陈嘉映:觉醒的心智

    "追根到底,我们是从什么源头汲来意义的呢?我们用来赋予意义的那些形式都是这样一些历史范畴,它们深深地回溯到时间的迷雾之中". -- 荣格 哲学和科学都是理性的思考方式.何为理性?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