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起因,为何唐玄宗没有察觉?
相关推荐
-
细数唐朝皇帝们的趣事(二)
据<旧唐书>的太宗本纪记载,唐太宗出生时,有两条龙在他家门外游戏,三天以后才飞去.所以在老爹李渊立大哥李建成为太子后,李世民决定毛遂自荐,竞争上岗,于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把老爹赶下皇位,为他 ...
-
皇帝简史(78)唐玄宗李隆基——看帝国如何由盛而衰,悲剧收场
姓名:李隆基 生卒时间:685年-762年,享年77岁 在位时间:44年,也只有命够长,才能做出政绩,成就盛世: 出身:唐睿宗第三子,武则天的孙子: 如何上位:靠政变铲除把持朝政的韦后集团,被立为太子 ...
-
李隆基为什么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赐死太平公主?原来是那样
高宗李治软弱,媳妇武则天说了算.武则天不仅夺取了李治的权利,还夺取了李家的皇位,建立了武周政权.中宗的李显也很可怜,说是媳妇韦皇后算计的.韦皇后掌握权力的也就这些了,我觉得她还没有上瘾.我想成为武则天 ...
-
易经(308)对自己苛刻一点
易经(308)给自己的戒律 初九,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柅,止车之物. 金,取其坚,九二之象. 羸豕,瘠豕 易经里常会有贞吉,这个贞吉两个字写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非常难,往往要 ...
-
潼关之战,二十万唐军覆灭,罪魁祸首是唐玄宗,还是哥舒翰?
安史之乱爆发后, 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核心组成的安史叛军,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唐将封常清临时募集市井之徒组成新兵,与之相抗,被叛军连续击败,东都洛阳失陷. 公元756年6月,潼关之战,坐拥河西陇 ...
-
关于李世民是不是鲜卑人,李唐王朝是不是少...
关于李世民是不是鲜卑人,李唐王朝是不是少数民族政权的话题,近十几年来可以说是争论不休,在各大论坛平台上都是一个极具热度的话题. 其实从历史上看,李唐王朝是正统中原王朝,这一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李唐王朝 ...
-
与重用胡人无关!几乎断送大唐的安史之乱,全赖唐玄宗的“朝堂制衡”?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3801,阅读时间:约14分钟 编者按: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发动武装政变,诛杀太平公主,掌握了皇帝大权.此后鉴于诸王开府置官,拥兵自重,以王资格发动兵变的历史教 ...
-
潼关之战: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唐玄宗为何会逼迫哥舒翰出战?
唐朝挺奇葩的,都城长安被攻破了六次,换成其他朝要么和谈要么迁都要么等死,基本都龟缩起来守家.偏偏就唐硬得很从头打到尾,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但没几年朝廷又派大军打过去了,史书里甚至找不着唐 ...
-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多民族王朝,为何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就不行了?|唐玄宗|王忠嗣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代,尤其是唐玄宗在位时期,更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么强大的大唐,它为何只是被安禄山搞了一下,说跨就垮了呢? 一,安禄山为什么要反? 我们先把目光放在安禄山身上,问他2个问题,他 ...
-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李隆基仍然健在,太子李亨为什么急于称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15万叛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东都洛阳,然后继续西进,意图突破潼关重镇后直取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用人失误,潼关很快失守,他惊慌失措,以亲征为名,带着后宫妃嫔及 ...
-
李白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精准预判了安史之乱和唐玄宗的下场
唐朝大诗人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泰山北斗之一,与杜甫一起,成为唐朝文学界的辉耀千古的双子星.李白留下的诗歌中,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流传天下,妇孺皆知.不过,李白还有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却精 ...
-
唐玄宗大量引入外族导致安史之乱,唐军弱不禁风8年内战由盛转衰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 ...
-
安史之乱唐玄宗有多惨?杨贵妃自尽,太子李亨又让他“被太上皇”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执政生涯急转直下的拐点,一方面是他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轰然倒塌,另一方面是马嵬驿兵变爱妃杨玉环被逼自尽. 悲剧到了这里还没完,没过多久太子李亨又搞了一出生米煮成熟饭,在朔方军的拥戴下于 ...
-
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发动政变,诛杀杨族,没有陈玄礼此人唐玄宗必死
在杨国忠及其姐妹作用下,太子一直被打压,无法得到实际权利,因此太子对杨家早就恨之入骨.二者积怨颇深. 太子李亨发动兵变,诛灭了杨家势力 天宝十五载(载,在当时就是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威逼长安,唐玄 ...
-
唐玄宗对藩镇的错误布局,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恶果不可收拾
唐玄宗时期,最初设立藩镇或者说节度使制度,最大弊端是边疆各大军区和朝廷中央之间,没有二线军区,中枢武力难以制衡边军, 完全靠各镇边军互相制约,这本身是正常军事体制的崩溃. 对比此前魏晋的军区体制: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