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之战: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唐玄宗为何会逼迫哥舒翰出战?
相关推荐
-
滚滚长江东逝水(十一)
文/沉吟先生 玄宗后期脑子就有点老糊涂了,任用李林甫为相.李林甫当政,因猜忌汉人节度使,怂恿玄宗任用胡人.其中一个突厥胡人安禄山长得肥肥胖胖,蠢萌蠢萌,像一只人畜无害的宠物,玄宗一见他就笑,于是安禄山 ...
-
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犯了多少错误?其实全都事出无奈!
长期以来,谈及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初期的举措,传统观点均竭力批判,认为他对安禄山起兵叛乱,麻痹大意,养虎为患.乱起后又惊慌失措,连续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大将,自毁柱石,最终导致连丢洛阳.长安两京. ...
-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万精锐全军覆没.安禄山得意地说道:"让你这突厥种,还敢瞧不起我"!哥舒翰爬上前说道:"我这不是肉眼不识陛下吗?让我为您招降了李光弼 ...
-
唐玄宗致命错误,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致使唐军大败,丢失了长安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哥舒翰正在京城养病,并没有在外执掌军队.公元755年2月,哥舒翰在回京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由于洗澡导致了突然中风,就一直留在京师养病.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本也不会让他领兵对方安 ...
-
潼关之战,二十万唐军覆灭,罪魁祸首是唐玄宗,还是哥舒翰?
安史之乱爆发后, 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核心组成的安史叛军,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唐将封常清临时募集市井之徒组成新兵,与之相抗,被叛军连续击败,东都洛阳失陷. 公元756年6月,潼关之战,坐拥河西陇 ...
-
盛唐军界的扛把子,手握30万精锐边防军,他不死无安史之乱|唐军|哥舒翰|唐玄宗|安史之乱|王忠嗣
至今人们仍在称颂的盛唐,它不仅财力强盛,军事力量也极为强盛,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盛唐军界的"扛把子",大家猜猜这个扛把子是谁?是秦琼.尉迟恭吗?是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吗? 这 ...
-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安禄山?一战打光唐朝精锐?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安禄山?一战打光唐朝精锐? 原创2021-06-09 19:51·大福读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8(十)哥舒翰含泪出征(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十)哥舒翰含泪出征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继南线战场的滍水之战.河 ...
-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要是唐玄宗不乱指挥,别说把安禄山挡在潼关,连平定这场叛乱都不会耗时太久.可以这么讲:安史之乱之所以能闹八年,绝不是因为叛军太狡猾,而是因为朝廷统治者太无能,李隆基玩砸了权术.连累了大唐王朝. 叛乱初期 ...
-
潼关之战,唐玄宗命令守军出击,当真是不懂军事的大昏招?
安史之乱初期,决定性的潼关大战,哥舒翰所部20万唐军惨败,导致长安失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战略决策错误,强逼守军出战所致. 然而,战前的情势, 安禄山虽然拿下洛阳,但是周围形势对叛军很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