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数字音频耳机将成市场新宠

当前,中国用户购买耳机呈现严重两级分化,或是20元以下,或是在800元以上,前者几乎全是“中国品牌”,后者几乎全是海外品牌,由于产地和调音的需要,高端耳机人工成本高很多,比如AKG的K701应该是奥地利手工生产的,HD600应该是爱尔兰产的,而低端耳机都是中国,菲律宾,越南什么的,你说森海,AKG有低端,不是奢侈品,那是低端产品,虽然我觉得奥地利手工生产并不一定是奢侈品吧,但也不是跟100块钱的低端一个档次的,同样,高端耳机的品控、调音你以为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搞定的么?AKG Q701的调音师Quincy Jones曾经是Michael Jackson唱片的制作人,另外,这些耳机出厂前也都需要专门的人员校音的,都是成本,不过USB Type-C耳机和苹果TSW耳机的出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产品牌将值此势头崛起,以手机品牌为主导的耳机产品未来将得到市场的认可,成为传统耳机品牌的搅局者.,在耳机行业的从业者看来,价格与销量的关系,就如同一条微笑曲线.

智能时代耳机行业充满想象空间,

对耳机研究多点,以上说的耳塞同理吧,都适用的.

另外还有一些高科技含量的成本,比如振膜什么的,也就不多说了.

高端耳机跟低端耳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你拿低端耳机的思维去想高端耳机当然想不通,至于在高端耳机界,哪怕只是1%的提升都是需要巨量投入的,你认为不值是因为你不知道其中的投入,但知道后你还是会觉得不值,觉得这样打的投入只为1%的提升不值,因为you'll never become the target customer.

再补充一点看法,高端耳机/耳塞除了专业人员的专业用途(监听,返听)之外就是个奢侈品.

目前耳机品牌市场占有率,高端耳机品牌基本就是海外品牌

1、0-499价位:国产品牌割据

多数国产耳机,都处于这个阶层。在这个价位段里,有我们熟知的小米、漫步者等知名品牌,也有相对“默默无闻”的海威特、唐麦等品牌。天猫商城中,300余国产品牌,都盘踞在这个价位段,各有特色,各自为战.

2、500-999价位:二线品牌林立

并不是国产品牌不思进取,而是高位压力实在太大,根本进不去啊!500-999价位段,是二线品牌的根据地,也是他们和一线大牌厮杀的必争之地。这是AKG、Jabra、罗技等品牌的核心价位段,也是索尼、Bose、Beats产品降价的猛烈辐射区.

3、1000以上:一线品牌雄踞

在这个价位段上,能把耳机卖好的,几乎只剩下索尼、Bose、Beats、B&O这些国际大牌,高端耳机市场,尽是强势品牌的囊中之物!

自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凭借硬件制造能力、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世界的“耳机制造中心”,不仅打造了健全的产业链,生产了全球绝大多数耳机,也催熟了耳机研发能力.

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已经超过10亿台,用户通过手机使用音影服务,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达到7.5亿,随着未来5G影像视频处理的技术发展,将给耳机带来更高的要求,未来的耳机智能化主要表现为真无线和降噪,这样的特点,在当下的耳机竞争中,表现也很明显,根据邹大师的数据分析如下:

智能手机成了人们欣赏影音内容最主要的平台,为耳机赖以生存的前端,其增长必然带动耳机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内无损音源的概念日益普及,各音乐网站纷纷推出无损音乐下载,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多米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均大力主推无损音源歌曲和DTS音效.

再加上4G网络的普及和5G的愿景,手机存储的增加,手机不标配耳机,人们不仅愿意购买耳机,也愿意购买音质更好的耳机,有调查显示, 随着高端手机的普及,人们购买200美元以上耳机的意愿更强了.

同样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还有创投环境,用梦想改变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功,都有可能获得投资。人们愿意相信,即使如耳机这样传统的行业,也有可能因为互联网,而充满想象空间.

传统耳机行业将迎来全新变革

相比于耳机行业新变革的动因,我们同样关注耳机行业变革的新趋势。我们综合整理了耳机行业从业者、创业者、观察者的观点,及行业信息、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USB Type-C耳机接下来将推动耳机行业一些全新的变化.

1、数字化、智能化是趋势

相比于耳机行业新变革的动因,我们同样关注耳机行业变革的新趋势。我们综合整理了耳机行业从业者、创业者、观察者的观点,及行业信息、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接下来耳机行业也许会发生洗牌性的变化.

2、无线化、智能化是趋势

此前制约无线智能耳机普及的诸多技术问题,将会被攻克,加速这种普及,比如,前一段时间漫步者、奋达、国光电器共同投资乐韵瑞(蓝牙音频技术提供商),耳机很可能在无线化的情况下保证优秀音质.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欣赏影音内容的习惯,互联网原住民成为主流的消费人群,耳机去线化、智能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3、新传统耳机厂商直接半路超车切入智能耳机更有优势.

相比于专门做智能耳机的厂商,这一批新耳机厂商在生产、研发、营销、渠道方面更具优势,推出、推广智能耳机都会更加容易.

4、渠道品牌入场,大众耳机产品价格将进一步制约!

线下渠道很强的传统产业品牌(如晨光)开始借成熟供应链通过低价产品快速打开市场,大众耳机产品的价格可能受到进一步制约.

5、数字化、智能化是趋势。

此前制约USB Type-C耳机普及的诸多技术问题,将会被攻克,加速这种普及。目前方案厂商已为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提供解决方案,手机厂商很可以在保证优秀音质同时开发更多功能的耳机.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欣赏影音内容的习惯,互联网原住民成为主流的消费人群,耳机高端化、智能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6、USB Type-C连接器、芯片方案厂商入场,耳机行业产业链面临新的变化。

多功能智能数字音频耳机是Type-C耳机发展的方向,未来全新的USB Type-C耳机产品将离不开智能终端、耳机制造、芯片方案、传感器、连接器与线缆等多方厂商共同参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