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测”见未来—2021第五届检验检测产业峰会顺利召开

在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求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新政策和新形势的引领下,未来检验检测行业又该如何进一步融合、重构、改革以及创新?为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23日,由我要测网和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支持的'共建共享 '测’见未来—2021第五届检验检测产业峰会”在无锡顺利召开。
本届峰会汇集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中国认证认可协会、青岛海关技术中心、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武汉海关技术中心、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等多位政府和行业机构领导,以及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海检检测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力鸿检验控股有限公司、DEKRA德凯、雀巢(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院、莱茵集团、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等企业家和行业专家近400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处长 谢澄 线上报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处长谢澄首先介绍了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刚刚完成的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的统计数据来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数量48919家,营业收入3550.1亿元,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67亿份,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41.19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808.01万台套,仪器设备的资产原值是4118.91亿元,实验室面积超过9000万平方米,各项综合统计指标均较2019年有较大提升。虽然检测行业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有限,到2021年4月整个行业已经快速复苏,但是中国检测机构长期存在散而不强、集约不够、东西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的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行业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黄继先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继先首先对认证认可行业做出了肯定: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检验检测的有效支持;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需要检验检测提供有效的衔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使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兴领域对检验检测的业务和市场发展有着旺盛的需求。当然,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以资本为纽带的兼并组合将更加剧烈,未来检验检测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新格局下,黄继先秘书长给检验检测机构的应对建议是:立足于创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新兴战略产业和积极参与检验检测标准化建设。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售后销售总监 陈潇
关于技术革新帮助检测实验室降本增效,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售后销售总监陈潇为与会来宾分享了未来实验室的解决方案:未来实验室包括平台化,即云化的LIMS实现的数据集中分析、一站式的按需采购、科学决策。自动化,即人机交互实现的无人职守整合方案。智能化,即智能排程可以实现动态静态的最大实验效率,并且通过智能算法深度学习不断优化。通过以上解决方案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武汉海关技术中心主任 倪澜荪
如今,新技术融合,如生物技术+工业互联网+5G技术+物联网的冲击+互联网存量市场挖掘等,新兴产业检验检测集成化该如何发展?武汉海关技术中心主任倪澜荪认为:检验检测行业应该从技术融合、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三个方面入手,主动求变,改变传统的服务、商业、运营和管理模式,改变思路与管理模式,用资本的思维模式去科技创新,挖掘商业模式,研发有效的技术,从而解决核心关键问题,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我要测网客户管理部高级经理 李增辉
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方,我要测网客户管理部高级经理李增辉通过互联网及行业信息数据对整个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解读:2020年,国内头部检测机构、国有检测机构、央企控股的检测机构整合并购加速。此外,有检测需求的用户正在逐渐向线上迁移,头部检测机构已经开始重视进行线上数字化营销的拓展,中小微检测机构在区域化和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更加难以脱颖而出。目前我要测网拥有1.5万家注册机构,通过送检中心平台利用线上渠道寻找检测机构和检测需求的用户越来越多。同时,我要测网还拥有机构巡礼、网络讲堂等特色栏目服务,在数字化营销上帮助检测机构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特色检测业务,积极拓展布局新赛道。
AOAC中国区主席、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主任 梁成珠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对食品安全、食品检测领域有哪些影响呢?AOAC中国区主席、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主任梁成珠介绍说:截止目前,我国已发布113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指标2万余项,已经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在“十四五”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规划要求中,将基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再评估,修订和扩充。目前我国在标准物质和设备计量校准方面还有待提升,未来,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将整体呈分布式发展增长趋势,快检需求增长明显。此外,食品安全溯源是国家监管的大方向,检测结果数据化、网络化及可查询化是未来食品检测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副总裁 李丰勇
食品检测关系着国计和民生,那么第三方检测机构布局食品赛道时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副总裁李丰勇为现场来宾分享了华测的成功之道:当食品安全事件越来越少,政策红利逐渐消失时,食品检测机构除了要具备敏锐的嗅觉捕捉机会外,在价格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还需要权衡政府与企业订单均衡发展,通过精细管理,控制成本,保障现金流,提升品牌力。同时,在吃得营养、健康和快乐的前提下,新国货食品为食品行业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在食品方便、绿色和文化元素上,会有食品检测行业新的增长点。此外,新渠道、新连锁、新餐饮所产生的互联网品牌会有大量的检测需求,作为食品检测机构,未来如果单一靠检测是无法生存的,只有做到检测、认证、审核、培训和咨询五位一体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从源头到餐桌的服务,渗透到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才会有机会。
 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燕飞
标准物质是检测数据准确的基础保障,也是检测实验室的重要消耗品,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燕飞解读了我国标准物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目前,国内包括国际标准物质/标准品的现状基质质控样品品种严重不足,同位素内标没有被广泛应用,无法严格法规要求等问题广泛存在,坛墨质检深耕标准物质领域14年,并且于2017年通过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目前在土壤和海水的基质标准物质研发已经顺利开展。标准物质作为计量器具、砝码和标尺,为检验检测的合规性、准确性、溯源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EKRA德凯集团亚太区智能家电负责人 梁量
物联网时代下,智慧家电对检验检测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诉求,DEKRA德凯集团亚太区智能家电负责人梁量认为:物联网时代衍生的家电产品给检验检测行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主要包括功能性测试、无线可靠度测试、互联互通测试、语音识别测试、性能测试、APP终端应用测试、网络安全、相关认证等方面的检测需求,目前也是检验检测行业的一片新蓝海。
 雀巢(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院院长 鲍蕾
谈到生产企业在创新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时,雀巢(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院院长鲍蕾主要从应用于工厂的快速检测技术、原材料的真实性鉴定、污染物的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鲍蕾认为只有把成熟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转化成标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互相比较验证,从而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把控质量。
 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良军
近几年,以国检集团、国机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为代表的国企和央企进入到检验检测市场,成为检验检测市场的生力军,同时也给检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什么大量国有企业选择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投资呢?国投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军从企业发展规律、市场分析研判、行业政策的引导性、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投资偏好等角度详细解读了国有资本在检测行业的投资逻辑,国有资本在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改革、行业整合、行业进步、提升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打造民族的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和行业“国家队”等方面一定大有作为。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 杨佳霖
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帮助。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杨佳霖通过生动的案例为与会来宾详细介绍了德国耶拿在原子光谱、ICP发射光谱、元素分析、总量分析等领域的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应用在土壤、水体、石化、食用油等领域成为了检验检测工作中的神兵利器。
 中国力鸿检验控股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 张子斌
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发展一直是行业的关注热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本土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中国力鸿早在2016年就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的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中国力鸿检验控股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张子斌详细介绍了中国力鸿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深耕煤炭市场到油品、新能源和其它新兴领域,多年来始终坚持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及效率的创新来打造资本加持的创新平台,给行业内的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第五届检验检测产业峰会的圆满召开,顺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资源的深度对接与融合发展,共建检测产业生态,共享产业峰会成果,为检验检测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