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212
相关推荐
-
漫夫子典故学堂—《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夫子讲书 战国时期,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都城邯郸被秦军包围了.当时的赵王十分着急,他派遣平原君赵胜到楚国请求救兵,于是平原君决定在他的门客里挑选20个文武双全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经过挑选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224
21.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来自一句歇后语"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这是根据项羽与刘邦的一次决胜之战总结而来的.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宋盟誓,决不“尔虞我诈”236
33.楚宋盟誓,决不"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经常被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彼此玩弄手段,相互欺骗.此语出自春秋时期楚宋相争的一段故事. 春秋楚庄王时期,强大的楚国攻打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206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206 3.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 人们常用"风马牛不相及"这句俗语来形容毫不相关的两件事情,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代游说赵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39
36.苏代游说赵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坐收渔翁之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这个词语出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赵括轻敌,被“关门打狗”246
43.赵括轻敌,被"关门打狗" 俗语"关门打狗"是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的打击.这句俗语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很广,而且在军事作战中还是一个非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214
11.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这一俗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10.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说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11
8.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们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那些平时悄无声息.不被关注的人,一旦有机会施展才华,就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此语出自战国时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210
7.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 "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用来形容女人心肠狠毒的俗语,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女人本是胆小心善的,为何被冠以了狠毒的恶名,而且是&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