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楚宋盟誓,决不“尔虞我诈”236
相关推荐
-
百家姓趣事典故——申姓
家谱传记 宋及楚平 郑昭宋聋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宋及楚平>."昭,明也.聋,闇也."后以"郑昭宋聋"比喻情况不同. 投袂而起出自<左传·宣 ...
-
《趣话五千年》第52回 华元入夜劫楚帅,优孟扮伶讽政事
上回书说到,楚庄王为扩大战果,决定伐宋 ,再享受一把战争胜利带来的刺激.可是就在发兵前,楚令尹孙叔敖病逝了.庄王厚葬之,遂发兵攻打宋国. 此时的宋国是宋文公在位,华元当政.楚兵以最快的速度就将都城围住 ...
-
宋楚之盟
书接上文.楚庄王从公元前595年9月开始包围宋国首都,但因为宋国的顽强抵抗,一直攻不下宋都. 到了第二年5月,距离首次围攻已经长达9个月,军中粮食已差不多吃完,靠着几个属国的帮助才维持日常生计.楚庄王 ...
-
一个传奇的刺客,给春秋时代带来了百年的和平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2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楚庄王战胜了晋国,威震天下,陈郑许等中原国家都倒入了楚国的怀抱,只有一个宋国铁了心地奉行亲晋仇楚政策,老是跟庄王作对,这个传 ...
-
春秋宋国是怎么灭亡的?
宋文公十六年,楚国的使者路过宋国,宋国因为记恨和楚国的旧仇,就逮捕了楚国的使者.宋国此举便又是把楚国得罪了. 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一围就围了五个月之久.宋国城内告急,士兵和百姓们都快没有粮食食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212
9.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 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这句俗语来比喻能说会道,善于雄辩的口才.此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224
21.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来自一句歇后语"楚霸王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这是根据项羽与刘邦的一次决胜之战总结而来的.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206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206 3.齐国攻楚,"风马牛不相及" 人们常用"风马牛不相及"这句俗语来形容毫不相关的两件事情,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214
11.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这一俗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10.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说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11
8.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们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那些平时悄无声息.不被关注的人,一旦有机会施展才华,就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此语出自战国时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210
7.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 "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用来形容女人心肠狠毒的俗语,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女人本是胆小心善的,为何被冠以了狠毒的恶名,而且是&quo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12.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说成功是因为萧何,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16
文学知识故事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16 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即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不挂鱼饵的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