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厥阴病,乌梅丸

(0)

相关推荐

  • 六经用药大纲

    太阳病: 桂枝 白芍 麻黄 少阳病: 柴胡 黄芩 白芍 阳明病: 石膏 大黄 半夏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里总共有113个方剂,这么多的方剂,可能要记住,还真是有点难度.倪海夏老师给我们一个总结,帮助我们记忆. 113个方剂,实际上,只有3个方剂: 一.辛散→麻黄.桂枝→袪寒 二.寒泻→石膏.黄连. ...

  • 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经方>杂志 第20160609期 作者/许俊祥  主治中医师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 ...

  • 《伤寒悬解》厥阴病——乌梅丸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

  • [转载]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原文地址:小议厥阴病乌梅丸作者:山石神韵 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原创 2016-06-09 许俊祥  经方 <经方>杂志 微信版 第20160609期 作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6.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 ...

  • 『古方新解』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 ...

  •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下面按照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把厥阴病进行阐述,重点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厥阴主证病机特点,这个我们要深挖其内涵,就像李老用四逆汤治疗阴证一样,他对格阳证有独到的认识:第二个是厥阴主方用药特点:第三个是寒温 ...

  • 乌梅与厥阴病和乌梅丸

    乌梅:梅之花苞盛于冬秉冬令之水精,花开于先春得温升之木气而入肝,梅实孕于初春,成于初夏敛火气于中.得春气最全味酸而生津止烦渴,故梅之用于肾肝肺,木得津养而畅茂条达壅塞可除,升之于肺金而降敛则咳.泻能止 ...

  • 厥阴病第一大主方乌梅丸 – 经方派

    作者/宋柏杉 文字整理/王珓.炳程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而详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面的内容涵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 ...

  • 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

    <伤寒论>的六经病,最难的是厥阴病,有人说,中医真正的高手在厥阴病这里,确实如此.今天我们聊一聊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 学经方的人都很熟悉乌梅丸,它寒热并用,清上温下,还能驱虫.貌似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