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围魏救赵,孙膑获胜却救不了赵国,庞涓战死另有隐情,真正救赵国的另有其人
相关推荐
-
围魏救赵是无解的阳谋?绝境下的权宜之计,桂陵之战齐国实为败者
笔者首次了解齐魏桂陵之战是在<小学生成语故事>一书当中,具体在[围魏救赵]这个章节. 从这一词条下的内容来看,围魏救赵的大致过程是: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孙膑策划了围魏救赵的计 ...
-
孙膑擒庞涓:第一个提出围魏救赵的人并不是孙膑,而是另有其人
公元前362年,魏惠王将魏国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打算以中原为根基,开疆拓土,经过开凿鸿沟,修筑长城,选拔武卒等措施,魏国盛况空前,国力鼎盛,笑傲中原. 魏惠王东迁后,中原呈 ...
-
《孙膑兵法》·擒庞涓(1)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昔者粱[梁]君(1)将攻邯郸(2),使将军庞涓(3)带甲(4)八万至羽[于]茬丘(5).齐君(6)闻之,使将军忌子(7),带甲八万至--竟[境]. 庞子攻卫(8)□□□, ...
-
揭秘:魏文侯的子孙是如何将其战国首霸的家业弄成三流小国的
魏文侯不仅给子孙们留下了魏国的诸侯地位,而且还将战国首霸的头衔留给了子孙.儿子魏武侯上位后,就看吴起不顺眼,最终吴起为了逃命,偷偷跑到了楚国,一代兵王就这么拱手让与他人.光这个还不够,魏武侯仗着老爹给 ...
-
历史上的法国到底有多奇葩?有钱就放贷,打仗就投降,神仙难救
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英国极其强大,殖民地遍布全球,舰队横行四海,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强国:那第二大强国是谁呢?有人说是美国,但美国真正的崛起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根本算不上:有人说是德 ...
-
历史上,谁才是真正写王羲之行书的高手?先告诉你,不是赵子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是谁是真正写王羲之行书的高手,所谓写,和对着临摹是两码事.唐代的冯承素双钩法临摹<兰亭序>是最能体现原貌的了,可离开王羲之自己创作的话,肯定是别样的风貌.褚遂良临摹 ...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狠毒的真面目,怪不得会被庞涓挖掉膝盖骨
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 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 ...
-
历史上“吃屎”者:周武王的儿子、孙膑、郭霸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实韩信的胯下之辱,对比那些吃屎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历史上还真有几个"吃屎"的人物,最著名的当属越王勾践,除了他还有谁? 周武王的儿子 这一说 ...
-
孙子和孙膑傻傻分不清楚?盘点历史上容易搞混的名人
原创单纯视觉2021-05-24 17:12:06 相信各位同学都有在上学时被历史上各种人名搞得头昏脑胀的时候,我国古代几千年风流人物辈出,姓名相似的名人也多得数不胜数.但大部分生活的时代相差很大或者 ...
-
文能治国安天下,如若给历史上的军师排名,哪些能进前五——姜子牙、范蠡、司马㦤、张良、孙膑?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数不尽的能人异士出现,他们为了理想和抱负,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在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散发出无尽的光辉. 相比那些驰骋在疆场上勇猛杀敌的武将,坐在大帐之中运筹帷幄的 ...
-
历史上劝谏的最高境界,就是帝王一笑救生灵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 ...
-
撤退就是失败?历史上两次伟大撤退:一次救了中国,一次救了世界
撤退,这是一个跟战争息息相关,且不怎么光鲜亮丽的词汇.只有吃了败仗的队伍,才会面临这个选择.而撤退在战争上,也意味着阵地的失守和制定战略的失败,里面包含的辛酸无奈,只有亲历了战争的人才会懂. 其实,也 ...
-
撤退等于失败?历史上的2次大撤退:一次救了中国,一次救了世界
撤退指的是一方从战场上撤回,也指后退,它在战场上绝对算不上一个好词语.常常意味着撤退的一方实力不够,不得已让出自己所占有的土地,也意味着撤退的一方承认战败.不过世事无绝对,在一些时候,撤退也可以是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