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科举时代的良相和良医

宁海科举时代的良相和良医

文/应可军

古代的读书人都抱着“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意念,寄托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梦想,穷经皓首,以命相博。但却有无数人名落孙山,多少学子都挤在求功名的独木桥上,有多少人跌落桥下,科举中试成了黄粱之梦,从范进中举的故事中就可了解古代读书人的艰辛。宋代范仲淹在浙江宁波任刺史时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做一个辅助君王治理好国家的好丞相,最起码也可以做一个救人疾病的好医生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关联。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幸成为良相,那就好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百姓谋福利。查考宁海的科举落第生也有不少,他们就是遵奉这套理论,成为名医的。且看;宁海黄坛山头黄的孔尚进(字锡金)幼攻诗书,长习岐黄名震遐方;回浦上桥陈尚贤功名未遂,业就岐黄,普济群生,有卢扁之风。薛岙魏德寿(字彦莹)弃去博士业。从扁、卢家游,久之而业益精。病家争延之;黄坛溪头陈的陈士政,因通晓方咏为此活人无数,缙绅三荐为医学训科,力辞不就;城区塘心王遵(字法先)博览群书,兼精岐黄。术能判人寿夭于指间,杯酒不受。

黄墩梅坡屠宾统(字君明)弃儒学岐黄。精脉理。救济至多,四方德之。清代南乡痲炯善治痲痘,城内王模世习岐黄,均负盛名。民国时期,著名中医有城内王瑞麐,胡陈方宅三、梅枝田德昭、田康乂、黄坛严志韶、严苍山父子、里岙张素园、洪家洪醉樵(敬熙),以及世传痲痘的蒋赐第、擅治湿温的竹林王一民等。据我不完全统计,宁海这样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他们基本差不多有同样的经历。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既然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小雅

(0)

相关推荐

  • 科举时代宁海的读书氛围

    科举时代宁海的读书氛围 ◎应可军 宁海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东临象山县,南界台州市三门县,西靠台州市天台县.绍兴市新昌 ...

  • 宁海科举遗留的旗杆石

    宁海科举遗留的旗杆石 文/应可军 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 ...

  • 古玩知识点:从明清古瓷片遍览科举时代故事

    图1 明嘉靖"松荫苦读" 九块青花瓷,说尽科举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脉是"科举文化",自古以来,这些故事总是韵流在许多瓷画描绘中.其风采都是以"苦 ...

  • 《唐摭言》:一本书带你走进科举时代

    六月的高考,总不免成为热议话题.说到这种以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便不能不提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始自隋代,在唐朝走向成熟完善,其后千余年,成为国家甄选人才和官吏的主流手段.不知有多少人,通过一轮轮艰 ...

  • 商宏志:科举时代的黄梅最后三位举人

    清末黄梅喻圭田(1868-1925)先生,字檠莲,号肖畦.著名文学家喻文鏊的后人,亦为吴仪的外祖父.清末贡生,宣统二年庚戌科(1910年)湖北乡试考授举人.先后任黄梅县城乡自治会议事会议长.董事会总董 ...

  • 趣谈科举时代的特别榜名

    我国古代进士的录取名单统称金榜,还有春榜.杏榜等别称.其实科举史上的进士榜与举人榜往往因事而得名,各有一些特殊称呼.李世愉<中国科举生活漫话>一书以<科场榜名知多少>为题,简要 ...

  • 应可军 |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应可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 ...

  • 现在不让炒作状元,科举时代是怎么报喜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不让炒作高考状元.但是,"考的比较好的同学"之类的花式报喜依然出现,因此,完全杜绝这种现象是很难得. 那么,大家知道过去"中状元"是怎么报喜的吗 ...

  • 时代散文‖【美丽的花开】-王良杰

    作者简介 王良杰,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现任教于济南市济阳区澄波湖学校.爱好写作,有多篇小小说或散文刊发在<齐鲁文学>公众号上,主编有多本初中语文教辅书.爱好摄影,现为<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