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写了一首诗,超越王昌龄的《出塞》,章太炎称其为七绝之最
相关推荐
-
唐人七绝压卷之争
"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王世禛<万首唐人绝句选序>),在这三百年中,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大都是当时名士创作的绝句,其中尤以七绝最多.可以说,除五 ...
-
七绝之最《凉州词》,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能超越王昌龄《出塞》?
明代的文学家李攀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一>,是唐诗中的七绝第一.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在<艺圃撷余>却说:"以语人,多不服." 王世懋的意思就是说,你李攀龙一 ...
-
古诗词中边关别称
古诗词中边关别称
-
UC头条:史上最经典的一首绝句, 情思悱恻, 令人百读不厌
一年冬天,天空正下着小雪,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相约一起喝酒.他们喝酒的同时,请了四个歌姬在一旁唱歌助兴.几个人约定,歌姬唱谁写的诗歌多,谁就最出名.四个人中第一个歌姬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 ...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年 武周则天圣历元年-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字少伯,亦称"王龙标"."王江宁".河东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陕西省西安 ...
-
10首精美绝伦的七绝诗,跨越千年,韵味依然!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我国传统诗歌体裁,源于南北朝乐府民歌,成熟于唐代.由于篇幅短小,所以语句多精炼含蓄,声律抑扬顿挫,非常适合诵读吟咏. 从军行 说起七绝诗,就不能不提王昌龄,这位盛唐时代的七绝圣手 ...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g ...
-
王之涣写了一首诗, 超越王昌龄的《出塞》, 章太炎称其为七绝之最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外号"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但是与他同时代的王之涣,诗才更在王昌龄之上.王之涣虽然存诗仅有6首,但是首首精品. 按照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说法, ...
-
王之涣写了一首诗,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杜甫王安石苏轼都曾偷师
唐诗是古人留给我们今人的一个巨大宝藏,读唐诗就像是手握传说中的上古神兵"昆仑镜".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穿梭千年,聆听古人的声音,欣赏盛唐的风景,还能让我们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不过先辈 ...
-
宋朝不知名诗人赵抃写下一首诗《次韵孔宪蓬莱阁》,其中一联超越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媲美杜甫《登岳阳楼》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渲染得入木三分,历来被视为咏洞庭湖之千古名作. (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
-
唐朝三流诗人写了一首诗,意境优美,开头便是千古名句,无人超越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华昌盛的王朝之一,当人们摆脱了温饱带来了压力之后,便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了精神享受领域.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涌现出了无数的文豪,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之 ...
-
唐玄宗让突厥使臣折服,王之涣听说后,写出一首诗尽情讴歌
在诗人井喷般爆发的唐朝,王之涣可谓是一个异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传世作品很少,只有区区六首而已.然而却有两首极为出名,这也让他成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 ...
-
唐朝一位低调的诗人王之涣,正史中都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古往今来的诗人.作家当中,历来都不乏"一篇成名"的幸运儿,但是想要篇篇都出名却非常困难.即便是李白.苏轼,他们笔下的文章,也并非全是千古名篇. 但是唐朝有一个诗人,他在正史中没有传 ...
-
张九龄被贬后,写下一首诗,竟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第五季诗词大会选手郑坤健的离场感言. 他曾是四期擂主,却在总决赛的飞花令中不敌彭敏和韩亚轩,黯然离场. 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 ...
-
苏轼46岁喜获麟儿,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尽显别样父爱
作者:凯紫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心声.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聪明伶俐,但是大文豪苏轼却不这样想,"惟愿孩儿愚 ...
-
史上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但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史上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但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底蕴的所在,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传承不绝的重要因素.而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仅存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