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苏东坡传》11

(0)

相关推荐

  • 东坡故事42:远离是非窝,一叶扁舟满载北宋风流

    七月流火,正是中原最热的时节.接连几日艳阳高照,即使坐在家里一动不动也会冒汗,何况是站在野外的码头上? 苏辙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对身旁的老者说:"也不知家兄几时能到,张公热坏了吧." ...

  • 名茶有帖|宋 张方平行书书法《名茶帖》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北宋大臣,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 <名茶帖>,行书,粉花白笺本,纵25厘米,横32.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年少时的苏东坡受人推荐找到欧阳修,欧阳修...

    年少时的苏东坡受人推荐找到欧阳修,欧阳修打开荐信一看,竟然是自己的死对头推荐的人,心想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何能耐.   苏东坡少年未成名前,父亲苏洵带着他和弟弟苏辙去见张方平,张方平当时是以侍直学士的身份 ...

  • 【书写经典】第213期,书写刘方平(唐)《春怨》

    [书写经典]第213期,书写刘方平(唐)<春怨>. 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释文: 纱窗之外,夕阳西下,黄昏渐渐来 ...

  • 读《苏东坡传》有感【11篇】

    读<苏东坡传>有感[1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苏东坡传>有感,欢迎 ...

  • 读《苏东坡传》有感:常想一二 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 不思八九 --读<苏东坡传>有感 林语堂的传记文学<苏东坡传>记叙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生.都说这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可我却不以为然.首先书的写法并非 ...

  • 读《苏东坡传》有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苏东坡传>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苏东坡传> ...

  • 读《苏东坡传》随记

    语堂以之乐,撰书赞东坡.苏本乐天派,兼为道德家.黎民好朋友,散文一大家.画画堪称绝,书法人人夸.酗酒试工程,追求真性情.曾经练"瑜伽",皈依佛门下.朝廷士大夫,好饮奇君子.诙谐好玩 ...

  • 读《苏东坡传》有感

    12-13 09:55  原创:东篱花匠 用韵:<词林正韵>第六部,去声十二震. 配图:感谢江南女子摄影的精美作品. 天际流云携雁字,谁见寄书信? 斜阳向晚,阑珊灯火,明月照霜鬓. 夜阑暗 ...

  • 我们为什么喜欢苏轼——夜读《苏东坡传》

    读罢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有时候在想,假如苏轼生活在今天,他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全面地评价他呢? 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算是官场得意,无论是在凤翔还是徐州,他的工作都不忙,他有大 ...

  •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乐趣就是做事的原动力了.看一本书,干一件事,结交一个朋友,选择去哪里旅游--无论大事小情,莫不是以" ...

  •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2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悟:这句话表意还有点啰嗦.更为简明的说法是:喜爱他,了解他:真正喜爱他,完全了解他.反之亦然.我们完全了解了一个人,说明我们 ...

  •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3

    本节上来先说三段公案. 其一,"再沿长江上行,过重庆,直到水源,便可看见一尊大石佛,其高三百六十英尺,是由江边一个悬崖峭壁雕刻而成."这里说的"大石佛"即是&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