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我是一个无名者,一个名字都无法被人念清楚的小说家

(0)

相关推荐

  • 文译局|《洛丽塔》出版简史:出版了这本书,我们可能都会进监狱

    作者:Jenny Minton Quigley 编译:Anna 校对:LIT.CAVE 编辑部配图:Online <洛丽塔> 丛书:纳博科夫精选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 ...

  • 爱之者如蜜糖,恨之者如砒霜

    飞雨 纳博科夫 (俄裔美籍) 飞雨骤歇.  我漫步在绯红的小路上.  黄鹂鸣啼,楸花结,  柳林花序闪银光. 空气清爽,甜润,芬芳,  仿佛金银花送幽香!  叶尖低低垂,  且把玉珠坠. 爱之者如蜜糖 ...

  • 纳博科夫: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

    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昔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

  • 文学报40年 | 陈嫣婧:评价一个文本何以成为可能

    40年 回眸 对于一张以文学命名的报纸来说,40年的岁月,是时光的丰厚馈赠,更是一往无前的动力所在.40年激流成曲,奔腾而来,它属于每一位文学读者,属于每一位作家,承载时代的记忆,蕴藏关于未来的想象. ...

  • 尴尬的小萝莉

    前些年,在网上经常看到"小萝莉"这个词,不甚理解,于是百度去了.才知道原来这个词是出自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现在常用来形容可爱的小女生.这个解释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

  • 谈写作:写散文大忌是空洞,想提高文笔必读纳博科夫

    文/晏砚砚 刚刚读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这位朋友请大家帮忙看一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并说自己写了十年,问还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就不把全文拿过来了,只摘下来一段给大家看看: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杭 ...

  • 《王,后,杰克》,纳博科夫最出彩的小说

    <王,后,杰克>中译本 <王,后,杰克>是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第二部俄语小说,纳博科夫在一九六二年所写的前言中认为,这是他所有小说中最出彩的一部. 小说的主要人物也就三个,舅 ...

  • 纳博科夫《防守》,象棋大师的故事

    <防守>中译本 显而易见,作家的小说往往喜欢以艺术家为主角,如音乐家(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画家(如毛姆的<月亮与 ...

  • 纳博科夫《斩首之邀》,与卡夫卡《审判》的比较

    <斩首之邀>中译本 <斩首之邀>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版于一九三八年的长篇小说,无疑容易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审判>,尽管纳博科夫在一九五九年所写的前言中否认了此书与 ...

  • 《流溪》: 向纳博科夫致敬

    林棹的处女作<流溪>,故事时间跨度大致在2000-2005年,关于一个自称和"菲利普·拉姆.艾米·怀恩豪斯.爱德华·斯诺登.苍井空"同年出生的女孩不可挽回的一生,同时也 ...

  • 纳博科夫为何瞧不起加缪?

    论刻薄纳博科夫不如奈保尔,但也是出了名的毒舌: 海明威和康拉德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幼稚不可救药. 1959年:海明威会不会把那个啤酒罐当成了纳博科夫:) 加缪.洛尔卡.卡桑扎基斯.劳伦斯.托马斯·曼.托马 ...

  • 由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想到的可以教给孩子的一种快速写作方法

    why? 任何一种水到渠成都是在刻苦努力.辛勤挖掘之后才能成就的,任何一种看似轻易的背后都藏着大量的刻意练习,写作同样如此. 写作是孩子上学之后避不开的一个选题,而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这可能更是一个难题 ...

  • 纳博科夫采访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多有贬低,作为两者粉丝怎么看?

    如果我是纳博科夫课堂上的学生,听到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伟大,甚至相当平庸'的瞬间,想必也是气急败坏当场要夺门而出.不过纳博科夫的确有毒舌的资格,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有着深刻的分析,甚至不得不承认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