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起兵反蒋,前方纷纷倒戈,后方接连反叛,原来都因为“穷”

编辑搜图

▲蒋介石与冯玉祥

1929年5月中旬,冯玉祥麾下西北军众将在陕西华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先发制人,武力对抗蒋介石的“削藩”政策;16日,40万西北军正式改名护党救国军,起兵反蒋。此时,蒋介石中央军刚刚经历蒋桂战争,尚未进行休整,虽然仓促间也集结36万部队,但战斗力远非吃苦耐劳的西北军可比。

编辑搜图

▲叛将韩复榘

西北军一败涂地

但短短11天时间,西北军就一败涂地,冯玉祥被迫携妻子儿女离开西北,被新任“西北宣慰使”阎锡山软禁于五台县老家附近。西北军此败非战之罪,实际上其与中央军尚未正式交锋,就从内部分崩离析,其大将韩复榘、石友三等率10万精锐倒戈;杨虎城陕军、马鸿逵宁夏部队等地方派纷纷通电叛冯投蒋,导致冯部实力大损、腹背受敌。

冯玉祥西北军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北伐开始后连续占领河南、山东等省,实力进一步扩充。那么,其麾下将领及归附的地方派系为何短短11天内就纷纷背离而去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导致的。

编辑搜图

▲旱灾严重

陕西甘肃连遭旱灾

陕西、甘肃两省是西北军的重要根基,但从1927年秋冬季节开始,两省就遭遇了严重旱灾。1928年甘肃全省降水不足往年的三成,春耕时节有四成土地无法下种,全省78县有65县受灾,灾民超过250万,“伏羌、通渭、武山等县,竟有宰食亲生儿女者”。陕西省从1928年3月开始,连续半年滴雨未下,“大树干死,禾苗角。赤地里,一片荒凉”,全省92县中75县遭灾;1929年全省饥民死亡250万,逃荒外省者超过40万。

旱灾导致西北军控制区域出现严重饥荒,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物资和人力基础。为了维持规模庞大的蒋冯战争,只能不断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1929年汉中12县地银增加4倍,加上各种捐赋,地丁税银比以往一年的10倍还多。1929年渭南县预征至1932年,凤翔县更预征到1938年。在相对富庶的关中平原,每县每日要承担1500大洋以上的给养,这还不算军粮马草等。沉重的负担,使得各地难以承担,加上蒋介石方面的拉拢,各地方派系纷纷倒戈,不愿继续追随冯玉祥一条道走到黑。

编辑搜图

▲民不聊生

四处搜刮激起各地民怨

西北军攻占河南等新占领区后,搜刮得更加厉害,甚至到了“涸泽而渔”的地步。以洛阳市西安县的兵站为例,创立之初就要求当地交小麦10万斤,小米50万斤,杂粮80余万斤,另外还有190万斤谷草和100万斤柴火;当地的大车与牲畜也被拉抢一空,商户则被勒索15000大洋“军费”。

当时,河南多地也旱灾严重、民不聊生,不得不集资从东北等地购买粮食救命,但这些粮食一旦经过西北军防区,就仿佛“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1929年5月《申报》披露“运往开封、灵宝、州一部分之赈粮2280吨,面粉144890包,干250箱,均被冯军充做军饷”。

编辑搜图

▲西北军官兵

经济状况的恶化,导致西北军上下长期拖欠军饷,平时吃饭也都是“向当地老百姓派饭,无论糠菜,有什么吃什么”。相比之下,其对手中央军则粮饷充足,双方对阵时喊话“你们苦死了,快过来吧。我们的饷都是发的大洋钱!”这一番银弹直接击溃了西北军的斗志。

编辑搜图

▲冯玉祥戎装照

(0)

相关推荐

  •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七)

    冯系西北军方片3--宋哲元 宋哲元(1885一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市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自幼在家中读私熟,后在乡里做了私熟老师为人授课.1907年宋哲元到北京考入北洋武备学堂,开始了其 ...

  • 《大决战》:抗战积极的刘汝明将军,在内战中却是很消极

    在观看<大决战>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令蒋介石感到迷惑不解,这样人曾经在前不久的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死战不退.可是到了解放战场上,不是指挥无能,就是临阵倒戈.其中比较 ...

  • 他要入党,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嫡系军官,他果断起兵反蒋终成元帅

    他要入党,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嫡系军官,他果断起兵反蒋终成元帅

  • 李氏名人||李抱冰: 一生坎坷 终不得志的中将军长

    李韫珩(1877-1948) 一生坎坷  终不得志的中将军长 李韫珩(1877-1948)字抱冰,别号有环,今柏家坪镇坝子头村人.家贫,10岁丧父,靠母亲辛勤耕织和亲友资助入学,读书非常刻苦.1904 ...

  • 中原大战资料简介 中原大战的起因与结果 中原大战的历史意义影响

    1930年5至10月,以阎锡山.冯玉祥.桂系为主的地方实力派与挟中央政权自重的蒋介石集团,在河南.安徽.山东.湖南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混战.因主战场在中原地区,故称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1929年以 ...

  • 以“大刀队”闻名的二十九军,根子在西北,为何出身却是东北军?

    二十九军这个番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更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支英雄部队. 人们都知道二十九军是西北军,但是这支部队正式组建时,却隶属于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二十九军为什么 ...

  • 商水县中原大战、吉鸿昌

    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联军之间展开一场大决战,史称中原大战.双方投入兵力百余万,历时近半年,战祸惨烈.大战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分陇海.平汉两大战区.太康.鹿邑属陇海战区,商水.西华.扶沟属 ...

  • 三野三十三军首任军长张克侠,潜伏蒋军二十年,官至中将授中正剑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对四个野战军的番号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共计16个军(其中3个军由济南起义和淮海起义的原国民党部队组成),以及一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十六 ...

  • 古今卧佛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卧佛寺侧记 卧佛寺,亦名睡佛寺,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后的凤凰山,始建年代不详.曾于清康熙四年.道光十四年两次重修,重修散见于遗存碑石与民间传说典故中. 潭上地处滹沱河以南,属建安乡 ...

  • 能一争天下的西北军如何退出舞台的

    冯玉祥在恩人陕西督军阎相文的提携下,就任第十一师师长,阎相文死后,握有重兵的冯玉祥顺理成章接任陕西督军,成为一方诸侯.由于和直系大佬吴佩孚关系不好,转投国民革命军.直奉大战最紧要的关头,冯玉祥发动北平 ...

  • 汪伪时期,在徐州中枢街上新建了一幢幢精美...

    汪伪时期,在徐州中枢街上新建了一幢幢精美的高级军官住宅,郝鹏举等伪淮海省的主要头目住的是二层小洋楼,师长.厅(局)长住的是四间一套的平房. 在其中一座院子里,经常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胡琴声,伴随着的是清亮 ...

  • 1929年蒋桂战争始末:北伐之后新军阀混战首秀

    北伐军进入北平 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京津,二次北伐完成,虽然东北还未易帜,但那只是时间问题. 自此,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结束,中国历史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代. 7月6日,蒋介石到西山碧云寺孙中 ...

  • 回忆首次设立西安市

    程>第九章第112条,首次提出在都会.商埠设市组织,由市政机关和市立法机关组成(仿照日本有市政厅.市议会),随后在青岛设立了第一个市. 这一年,西安打破了历时1000多年的咸宁.长安两县管辖西安 ...

  •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花园路5号吉鸿昌故居现状 吉鸿昌旧居 位于和平区花园路5号和新华路庆云里3号 提及抗日英雄吉鸿昌,和平区的居民并不陌生,因为吉鸿昌将军旧居就位于中心公园南侧的花园路5号.这是一座带庭院的三层英式小洋楼 ...

  • 长征中的钢铁后卫,他若不死至少是大将

    我们知道,在中央红军长征中,林彪率领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分别担任左右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是红军长征中的利剑,所向披靡. 但是任何一个团队,有先锋,也必有后卫,得有人断后,以掩护主 ...

  • “纵横大师”萧振瀛与29军之间的传奇事迹

    萧振瀛 "再好的戏,观众往往记住的只是演员的精彩表演,至于幕后的导演,一般不会有人多加过问." 一 "中原大战"后,无家可归的西北军大将宋哲元带着百十人退入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