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种子的推广,有个菩萨心肠就行了!
相关推荐
-
“他帮助养活了全世界!” 外媒集体在刷这句话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加拿大媒体CTVNEWS.华 ...
-
新媒体文学 I 献给“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308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献给"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的诗 本期上刊作者 1惟庄2何澍清3唐春元4木子桥5陈鹏6冯翔7黄天刚8谢耀德9铁血寒冰10张冠11枇杷兄弟1 ...
-
今天,一起送别袁老……
今天上午 "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昨天(23日) 全国多地自发举行悼念活动送别袁老 大 ...
-
况味如歌同题诗||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同 题 诗 本期诗人 王曰敏.郁犁.广语.褚向平.水浪.锁西文.张殿军.海阔天高.赵春和.郭荼. 国士无双 袁老千古 稻田 作者/王曰敏 稻田,翻起无垠的金浪 无比浩瀚璀璨 您心中埋下的种子 生长出一 ...
-
今天,送别袁老!全世界为他刷屏......
今日,送别袁老.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他走了,但星空中那颗 ...
-
袁隆平与百色的情缘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 痛失国士,举国哀悼 5月24日 "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图 ...
-
执着追求成大户——记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祁阳县大忠桥镇邓东胜
永州网-永州日报讯(记者 周书明 通讯员 王善元)日前,笔者驱车前往祁阳县大忠桥镇罗果村,拜访去年我市唯一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邓东胜,探访他执着追求的种粮之道. 借力政策引领 踏上 ...
-
我在耕读大学,跟75岁大爷学老种子保育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耕读大学种子班学员,记述关于老种子保育的见闻故事. 正文 现在,食物味道越来越淡,这与种植技术过度追求产量和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与种子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农业上的种子几乎都被种子公 ...
-
新农人找到老种子,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老许种植老种子粮,历时八年,今年第九个年头了.前八年,主要是寻找老种子,传承老种子,保护好老种子.看起来,好像做的还不错,仔细一想,觉得这些做的远远不够,似乎还有更新的,更紧迫的问题要解决.所以,下一 ...
-
八年农耕历程:爱护老种子就像爱护我自己
今年来,在繁忙的春耕.秋收后,我稍稍缓了一口气,出行到河南.湖北.安徽等地,与长期保持联系的新农人见面,意在交流种植体会,探讨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了解一下我为大家提供的 ...
-
不要用拿“产量低”说话,让老种子蒙羞
种了几年水稻和其余经济作物以及蔬菜,基本摸清了它们的产量.生长习性.可是,我与外行人一起聊天的时候,一说起种老种子粮,都摇头说产量低,我只能一个个解释:事情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
-
散失民间的老种子:众里寻她千百度!
十余天前,我只身一人从信阳大别山下走来,穿越中原,华北平原,绕天津,过山海关,一路沿沈阳.长春到哈尔滨北站.这时东北友人史玉龙前来接站,来到四十余公里的哈尔滨市双城区,吃过饭后已是零点多,算起来从早晨 ...
-
新农人看老种子:人间正稻
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化,在当今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水稻等主粮种植发生了根本变化. 变化一:种子不在民间,而在种子公司.图省事的农民们,每年种粮食,就是买.买.买,但买来的种子明确标注不可留种 ...
-
想种地吗?请走老路,找老种子,求教老农
当今社会,有些现象真也是让人费解的.比如粮食问题,现在出现转基因食品已经二十多年.初始,大家还以为新鲜,生命科学什么的,结果各个大专院校都开设了生命科学系,似乎生命科学十分神秘,不可一世,但是一与转基 ...
-
老种子没问题,消灭老种子就是个大问题
原种可留种子稻 老许我今年种水稻,是手中有种子最多的一年,也是最忙活的一年.起初,担心秧苗品种多,搞杂搞乱,小心翼翼,结果还是搞乱,本来计划某块田插某种秧,结果栽的东一片西一片,最后青一片,黄一片,我 ...
-
新发现:在老种子中找老种子
种田的乐趣在哪里?除了吃安全粮食以外,更多的乐趣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于是我在今年种老种子粮的时候,就有了这么一些发现,但想发明,不知可否,创造是肯定的,还想有所前进. 去年以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