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它和心脏各管一半,实在太重要!

请 点  上

面“世艾乐传艾人”进 行 关 注

一、血液循环,小肠管一半
如果有人问,血液循环由什么管理?很多人可能会说心脏。
其实这只是现代医学的认识,中医有更合理的看法。
中医认为,心脏的确管理着全身的血液循环,但是它只管一半,还有一半,归小肠管。
因为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流出,一个流入。
血液从心脏流出,靠的是心脏,血液从四肢流回到心脏,则要依靠小肠。
《灵枢·本脏第四十七》有句话揭示了这一点,叫做:“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
意思是小肠与心脏相表里,它们的关系就像肝胆一样,缺了谁都不行,心脏能够正常工作,背后必然有小肠的配合。
也可以这样理解,心脏主管动脉的血液循环,小肠主管静脉的血液回流。
二、小肠,人体第2心脏
中医的观念里,小肠又称作赤肠,与心相表里。
简单理解,心脏主管动脉,小肠主管静脉,小肠就是人体的第2心脏。
心脏有什么特点?当然是温暖,火热,给身体带来热量。
小肠也是一样,它会给人体提供温暖的火力,小肠热力一旦不够,身体也容易出现寒症。
比如现在许多女性,容易痛经,有血块,例假推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肠的火不够热,无法温暖女性那部分区域,导致体内寒气聚集,手脚也常年都是凉的。
可惜小肠的重要性被人们低估了,很多人想不到这一层,遇见腹泻、胃炎、痛经等寒症,总是去吃西药,而西药基本是寒药,吃了越来越寒,药的效果越吃越差,往往反受其害。
三、小肠还是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有两大气血生化之源,一个是脾胃,一个是小肠。
脾胃大家都知道,消化吸收食物的地方,相当重要。
小肠也不遑多让,《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我们的食物经过胃以后,相当一部分需要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转化为真正的水谷精微,然后输送全身。
而且小肠一点也不小,它的面积为五脏六腑之最,相当于人皮肤的五倍。
这么大的地方,能够干多少事,能够转化多少营养?
我们的心脏跳动,脏腑工作,许多能量都直接来源于小肠,小肠的地位可想而知,它可以说是人体看得见的发动机。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温暖小肠,增强小肠的火力?
四、丹田呼吸法,热小肠
丹田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法,是温暖小肠的一个好方法。因为丹田的位置,其实主要就是小肠,这里是人体核心。
丹田呼吸的好处是增强血液流动,脏腑活动,让身体尤其是丹田附近充满热量,经常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增加。
丹田呼吸也不难学,只要把握两点,即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使腹部凹入
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
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做完几次后,人会感觉到舒畅,一般每次腹式呼吸5-10分钟,每天1-2次。
五、暖小肠,就要艾灸关元穴
灸火,温热小肠的最好方法之一;关元穴,刺激小肠最好的穴位之一。
关元即丹田,丹田之下,即为小肠。
关元还是小肠的募穴,募为聚集的意思,说明小肠能量主要聚集在关元,常灸关元,自然能够温补小肠。
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感觉,痛经时艾灸关元,很快就不痛了。
因为热气能够进去小肠,化解里面的寒气,血块,气血通了,自然就不痛了,甚至会排出一些体内垃圾。
还有一点,心与小肠相表里,艾灸关元温补小肠,可活跃全身血液循环,对心脏也颇有益。
古人说古道热肠,闲来无事灸灸关元,热热小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世艾乐||古法艾灸
让世界因艾灸变的更健康快乐!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专业艾灸技法交流探讨加微信shiaile1688,知艾  用艾 传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