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从寒毒来,腿是它的大本营!

腿,是寒毒的大本营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先虚,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寒湿内生,日久成毒,毒邪渐致恶变而成癌。

癌毒聚集某脏腑或壅滞于某经络(体表),或流注于骨髓、血液之中,当人体“正气不足”、“寒毒已深”时,便易患生癌症。

“火在上,寒在下”,因为寒气是往下走的,寒气从背进入,其次从臀部往下,一直到大腿、膝腘窝,所以身体的寒气最终都会聚集在腿部,是寒毒的大本营。

十病九寒 腿寒的杀伤力最大

01

腿部受寒 ,闭经等妇科病丛生

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

腿还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脾经、肾经、肝经,都是养阴的经络。尤其是腿部有地机穴、三阴交、足三里,都是妇科要穴。

一旦受寒血瘀,气血难以下行,就会直接导致女性经量减少、推迟、痛经甚至闭经。

02

腿是第二心脏 ,寒毒能引发心脏病

离心脏最远的脚部血液必须凭借脚部肌肉正常的收缩功能,才能使积存废弃物的静脉血经由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流回心脏。

它同人体的心脏一样,对血液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动力作用。其收缩功能的好坏决定着末梢循环的状态。所以,腿部受寒还会引发心脏病。

03

湿气丛生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在身体里往往向下走,类水属阴,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
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多以下肢较为多见。与寒相裹,形成寒湿。

脾虚导致的水肿尤其体现在腿。因为脾运化水湿,小腿是脾经的主要阵地。如果你小腿肚发酸发胀、双腿乏力、下肢水肿,那多是水湿聚集在这里的表现。

04

形成上热下寒的体质

因为寒气往下走,热气往上冒。有了寒气,寒凝血滞,血就缓慢产生滞留,滞留了以后,腿上的能量被阻隔住,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一旦血液循环不畅,膝关节就会肿胀,腿肚子静脉曲张,脚底也开始出现问题……
此时能量表现出好像多余了。而多余出来的能量,就会往上走出现燥热,高血压之类的病就跑出来的,这也就是上热下寒的体质。
三伏天,灸除腿寒事半功倍
要想祛除腿寒,就必须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而艾灸的纯阳之力正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腿像“嘴巴”一样可以吃药,因为全身皮肤中,耳后和背部皮肤最薄,小腿排第三,但是,腿部面积更大、血管更多,更适用于艾灸养生。
总结一下,此时灸腿会收到以下益处:

1

引火下行
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但是,有的人采用艾灸足三里、涌泉的方式引火下行并不管用,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人是瘀堵体质,特别是中焦堵住了,想引火下行也无法引下来,那该如何处理?
1、虚火往上走,可以在耳尖、大椎放血,上火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2、可以配合一些药物来调理你的瘀堵体质。
3、配合一些刮痧、拔罐、刺络等方式,来打通瘀堵的地方,让艾的力量可以在经络里畅通。
4、自己不会处理的话还等什么?及时求助艾灸师解决。

2

润肺濡肠
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
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壮大腿部阳气,守住寒气入体的通道,预防寒气入侵,并将陈年的湿寒驱逐出去!

3

养元滋阴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特别指出涌泉穴,它也是人体最低的“排污口”,被誉为“万能排毒穴”,灸腿还可以促进人体瘀积的毒素下行,并由涌泉排出!
女人不灸腿,灸了也白灸!

总是有灸友这样留言:老师,为什么我艾灸后月经变少(推迟、闭经)?艾灸不是活血的吗?为何反而月经变少?

每当这时,我会先问她们:你灸腿了吗?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多灸腿可以避免上火,但对于女性来说,灸腿的意义不只是避免上火。

很多灸友在艾灸过程中,总是忽视对腿部穴位的艾灸,然后导致气血不下行,导致经量减少、推迟甚至闭经!

因为,人体是个圆,腰腹部是上半圆,腿是下半圆。单灸腰腹部,气血只能在上半圆局部打转,不能形成完整循环,气血就没有往下走的引导,月经自然也就不来了!

由于腿部对于女人极为重要,所以,在艾灸界,有“女人不灸腿,灸了也白灸”的说法。

⊙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