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研究:从敦煌壁画看斗栱的发展演变
相关推荐
-
营造构法:斗拱、铺作与铺作层 (下)
五 "回"形构架 一种由内外双重柱圈与上部铺作层共同构成的构架形式,其空间特点为外周合围.当中虚空,内外柱圈之间保持相同柱距.因柱头间枋额平面呈"回"字,故暂名 ...
-
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 ...
-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_屏风与衣架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 这类屏风通常为三扇,还有多至十扇至十二扇的.屏框间用钮连接,人坐席上,将屏风打开,放在身 ...
-
屏风与衣架: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四)|学海遗珍
2021-03-26 10:02 文 / 胡德生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 这类屏风通常为三扇,还有多至十扇至十二 ...
-
屏风与衣架: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四) | 学海遗珍
- 学海遗珍 · 第六十期 - 屏风与衣架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四) 文 / 胡德生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 ...
-
胡床与椅凳的演变: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二) | 学海遗珍
- 学海遗珍 · 第五十八期 - 胡床与椅凳的演变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二) 文 / 胡德生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东传带进的名叫"胡床"的坐具,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表现和描绘. 敦煌2 ...
-
胡德生|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的传统家具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前秦至北凉,最晚到元代还有修窟,历时近千年.壁画也好,彩塑也好,从多层面.多元化反映了南北朝至元代人们生活和文化状况. 本文拟从敦煌壁画中家具的变化,论述这个时期人们 ...
-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 | 学海遗珍
- 学海遗珍 · 第五十六期 -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 文 / 胡德生 敦煌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凉,最晚到元代,历时900多年.壁画也好,彩塑也好,从多层面.多元化反映了南北朝至元代人们生活和文化状况 ...
-
如何欣赏寺庙?从历史,地理和环境看懂佛寺建筑
本文4242字,阅读约7分钟 对于佛寺建筑,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毕竟佛教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历史上,佛教同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汉唐到明清,我们留存了大量的佛寺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如今遍布各大旅 ...
-
与经典、历史、图像的对话|《敦煌壁画五台山图》
每次到敦煌莫高窟参观,总不忘记到第61窟(五代)观看主壁著名的"五台山图",但由于该壁画所处的通道十分狭窄,光线又幽暗,其面积又十分巨大(宽13.45米.高3.42米),人们只能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