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雅香江】第389期 立秋特刊
相关推荐
-
436期_蓝社:戊戌立秋合集之一
蓝水河,蓝墨水的上游,网络诗人的精神栖息地. 蓝水河诗词公号,安放诗人的心,展示诗词之美. 蓝水河 蓝水河诗词公号 关注 本期作者:钟敦和.依昂迭阿.颜国良.平成斌.沈维新.云山老农.何志云.马昌发. ...
-
兰馨诗社 | 第八十五期嵌句“夏木阴阴正可人”
Vol.85 生活中的点滴 顾问:忻瑶康 老顽童 高原神鹰. 社长:月满西楼 副社长:西江月 向诚健 编 委:刘 科 诗与剑 清平乐 杨柳依依 疏一影 韵玉 彼岸 ...
-
【北梦南缘】第九十五期,同题诗:立秋
立 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北梦长圆 南缘久缔 丨作者:北梦南缘文学社 丨审核:耕闲客 丨编辑:雪之英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社 ...
-
墨染千秋戊戌年第122期||【同题投票】||少年游•暑趣诗词欣赏
墨染千秋戊戌年第122期||【同题投票】||少年游•暑趣诗词欣赏
-
唐宋风韵诗笺 第650期 || 诗社同题【秋叹】
刊头题字:秦声|出题:隐梦|审稿:童西林|编辑:晚秋 律 绝 篇 七律 秋叹 青青 枫红叶释任风吹,水榭荷凋暮雨欺. 斑竹无由千滴泪,丁香空结万般思. 清欢寤梦终难遂,嗔恨衾寒自若离. 月似当年人似 ...
-
『律诗撷玉』清风撩暮草,皎气拂高丘。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律诗撷玉』 第528期 组稿:黄梅桃 王淑梅 制图:苏颖 律诗撷玉 作品辑录 纪念苏东坡逝世920周年 作者/童心 先生真是玉堂仙,绝代风流到永年. 二赋滔滔变骚雅,一书 ...
-
朋友圈里的「白露」
二十四节气 之白露 白露 凡父愚夫 欲溯兰舟白髮长,相思千丈更如霜. 清扬谁唱蒹葭句,只在迢迢水一方. 鹧鸪天·白露 凡父愚夫 热雨方收秋虎降,篱门将晓觉初凉. 乔松绕屋悬针短,书带沿阶垂露长. 沉海 ...
-
心湖诗刊第164期: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
-
秋色横空 || 同题雅集 ||【总479期】
本 期 作 者 |坐看云起|博陵闲士|祺月轩主|自牧| |凌云山樵|一抹孤岚|汀沙宛露|老酒| |石湖过客|幽篁竹笛|云水禅心|西丽| |春风剪剪|浓茶半杯|沙漠独行|青木| |感悟人生|厚德匠心|独 ...
-
【诗雅香江】第390期 立秋特刊(二)
【诗雅香江】第390期 立秋特刊(二)
-
【诗雅香江】第391期 立秋特刊(三)
[立秋之序]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桂花香飄遠,夜涼清如洗今年的立秋時間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辛丑年六月二十九.
-
【诗雅香江】第332期 2021年母亲节特刊
母親節(鼎峙格) 王國釗撰(澳門) (一) 母慈垂愛持高節: 恩重於親感盛情. (二) 懷念慈親 情重如山,無奈蓬山遠隔: 恩深似海,可憐恨海難填. 母親節有題 美慧撰(香港) 慈心不負女兒願: 大愛 ...
-
【诗雅香江】第331期 辛丑立夏特刊
诗雅香江.第331期 五言绝句 立夏 莲心不染 首夏花犹落,槐云绿满坡. 香风闲入户,莺语足清和. 立夏 刘瑞麟 立夏升温快,雷爷老唱歌. 红英多落地,满眼绿婆娑. 立夏(新韵) 冷风 荷碧清腮照,山 ...
-
【诗雅香江】第333期 辛丑母亲节特刊(二)
[五绝] 母亲节之游子吟 胡向前 难为膝下身,悔作际涯人. 背孝前程赴,同堂得几春. 辛丑年母亲节 盐州散人 千里儿行路,娘心一道随. 归途应早计,莫悔报春晖. 紀念母親節 葉仁傑 節日思慈母,感恩仰 ...
-
【诗雅香江】第329期 五. 四青年节百年特刊
清 风 编 委 五四青年節感題 李建中撰(香港) 五月天雷驚虎鱷: 四方赤幟耀乾坤. 五四青年节致青年 李敏 热血写人生,昂扬报国情. 复兴华夏梦,逐赴远征程. 毋忘初心固,将遵使命宏. 青春常葆驻, ...
-
【诗雅香江】第335期 2021护士节特刊
诗雅香江.第335期 联及律诗 護士節致敬白衣天使 安娜撰 燃情榴火無窮愛: 逐夢杏林分外親. 纪念5.12护士节 难以忘却的情和爱对联 何清洋 唯最惊心动魄时,武汉驰援天使爱: 非凡救命还魂事,荆州 ...
-
【诗雅香江】第317期 辛丑谷雨特刊
[五言] 春雨 陈振雄 窗前喜雨声,欢乐满全城. 缓解心中渴,自然来共赢. 穀雨有賦(偷春格) 王國釗 大地無霜日,長空聚雨時. 潺潺深夜後,萬物喜甘滋. 勤力人耕作,厚恩天貺施. 秋來穀倉滿,不負夢 ...
-
【诗雅香江】第314期 辛丑三月三上巳节特刊
诗雅香江.第314期 五言绝句 暮春者乎 赵秉礼 阳春三月三,上巳祓除喧. 曲水流觞趣,轩辕诞日爰. 跋: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