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5-20)
相关推荐
-
《论语》新解,三句半。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口,差不多有2000万人,抵不上现在一个叫直辖市的城市.繁华且不论,单讲国民的素质,教育谈不上了,能识文断字的估计连1%也没有,所以孔子的出现,确实是个奇迹.据传当时他的学生不下三千人 ...
-
#每日学论语#3.19【2016-9-4】
#每日学论语#3.19[2016-9-4] [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臣"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quo ...
-
论语日课181:孔子的生活艺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7.31) 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别人再唱一遍,然后和着一起唱.孔子之爱好音乐由此可见. 孔子听<韶>乐,能三月 ...
-
一片存心在育人——《论语》悟读【110】
颠簸流离施仁道,一片存心在育人.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在陈(陈:古国名,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曰:"归与!归与!吾党(古代以500家为一党,此处指家 ...
-
#每日学论语#10.19【2017-3-20】
#每日学论语#10.19[2017-3-20]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微言微感] 孔子病了,病得不轻 ...
-
论语日课114:切不可做志大才疏之人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5.22)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至陈国时的事.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过世,其子季康子继位. ...
-
【每日学一句论语·荀卿庠视频】公冶长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原文]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荀卿庠视频·每日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思而后行"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遇事情的时候,要反复的多思考,然后再去做再去行动.季文子是当时鲁国的大夫,这个人做事情以小心谨慎著称.提到季文子大家对他的评价是" ...
-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我们现在还常常听到说三思而后行,那么三思而后行你知道是出自于季文子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故事吧!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季文子名叫季孙行父,曾任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宰相. ...
-
【第111期】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赞成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
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赞成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鲁国大夫 ...
-
东官砚:又名季文子砚,出自兰陵县大仲村镇东官庄的鲁砚新品种! ——兰陵文化大讲堂之石砚篇(4) □啸笑生 弘扬兰陵文化,讲述兰陵风物;挖掘民间匠人艺术,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大家好
东官砚:又名季文子砚,出自兰陵县大仲村镇东官庄的鲁砚新品种! --兰陵文化大讲堂之石砚篇(4) □啸笑生 弘扬兰陵文化,讲述兰陵风物:挖掘民间匠人艺术,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大家好,我是"兰陵石 ...
-
经典荐读|《〈论语〉人物列传》之陈(田)文子
<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quo ...
-
论语: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15)
"不耻下问"是孔子治学一贯倡导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回答子贡提问时便直截了当地讲到这个方法,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quo ...
-
【每日学一句论语·荀卿庠视频】公冶长5.1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原文]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 ...
-
【第35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4章》公叔文子的所言、所笑、所取因何不使人厌恶?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4章>公叔文子的所言.所笑.所取因何不使人厌恶? 14·14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