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1000 Vinyasa维尼那个阿萨

2021.0326早871/1000 多云的天气闷呼呼的,这计数有段时间不想了,结果有的体式计数又是乱七八糟的,看来计数不能丢还得捡起来啊!

阿斯汤加的体式部分,主要是体式加上vinyasa两部分构成的,而且体式是不能删减和改变顺序的,这可以算是阿汤独有的练习方式。(这里多说句,各种流瑜伽都是从阿汤为基础演变出来的,虽然也有vinyasa但是相对来说变化太多,而且相对来说更多是自由组合的形式。)很多练习者都喜欢单磕体式,好像后弯、倒立等等的体式,但是相反不喜欢练vinyasa。可反过来说阿斯汤加的练习,如果没有vinyasa的话就不是阿汤了。

vinyasa在阿汤里的份量非常重要,一点也不比体式练习差多少,可以说体式练习和vinyasa是同样的重要。如果把体式形容成一个一个珠子,那么vinyasa就可以理解为串珠子的线,只有连在一起才是完整的阿汤。

vinyasa也是维持整个练习节奏的关键,否则一个一个难易不同的体式,非常容易把练习节奏搞个稀碎。如果阿汤练习没有节奏的话,那么会非常的疲劳而且意识层面也容易涣散。而呼吸和vinyasa就是保持练习节奏的方法。一上一下之间就好像海浪一样的连绵起伏,这个只要是有一定练习经验多少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vinyasa也是梳理呼吸节奏的关键,在有些体式中尤其是困难体式,呼吸很容易变得急促混乱,就好像马D、卧龟等等,呼吸节奏变乱。而在这些体式之后串联的vinyasa则可以调整混乱的呼吸,在一上一下、一吸一呼中重新找到三位一体的结合。换句话说这也是不断矫正的一个过程,让我们的练习尽量保持在一定的节奏和整体。

最近在大树老师的书中又看见了一个关于vinyasa的讲解觉得很有道理。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对于瑜伽都有一个印象,就是瑜伽体式是偏向柔韧的练习,而且是相对静态的。在一些其他的运动方式当中还有一个对于瑜伽是鄙视链,就是瑜伽练习者的力量和心肺能力都比较弱。(这个不是我瞎编的,我在很多健身和跑步的文章里看见过类似的说法。)的确瑜伽体式里,大部分是偏向拉伸柔韧向的体式,虽说也有关于力量和平衡的,但是这种发力更多是一种耐力和控制力。所以说对于其他流派的练习者来说可能是缺乏一些力量上的锻炼。但是对于阿汤练习来说其中的vinyasa部分,就很好的补缺力量方面的练习。关于支撑上提穿越,以及大量的四柱、下犬、下犬可以非常有效的锻炼,手臂、肩背、核心的力量和协调性。虽然很多人都说阿汤的练习偏向力量、偏向阳性,但其实洽洽是这些偏向力量的练习,才更好的平衡了瑜伽体式的练习。对于阿汤的练习那真是柔韧和力量缺一不可,柔韧偏向灵活、力量偏向稳定,这也可以理解阴与阳。如果只是单纯的拉伸,会让身体稳定性和控制力变弱,这样练习时间长了,会让我们练习失衡。所以体式加vinyasa就好像是阴与阳的平衡,这样才能我们长久的练习下去。

最后补充下,关于vinyasa中的力量根基正确培养非常重要。如果说发力模式有偏差,很容易造成拙力练习,造成肌肉僵紧和纬度过大。相对来说阿汤中的力量培养要比柔韧难很多,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培养力量,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矫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