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版图变更

起源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如今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及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罗斯人就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公元882年,维京人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罗斯国。它的正式国名叫罗斯,因为统治中心在基辅,史称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的前身,信奉东正教。

11世纪,基辅罗斯衰落了,分裂成18个小公国,相互混战不已。

莫斯科大公国

当时各个罗斯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基辅,莫斯科只是荒凉之地。后来,罗斯人为了反抗蒙古人的残暴统治,赶走了蒙古人派来的征税人员。莫斯科公国经过竞争,获得了替蒙古人在各罗斯国征税的权力,这才使莫斯科公国的实力大幅增加。莫斯科公国还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吞并周围的小国。

1480年,伊凡三世吞并多个罗斯公国,打败蒙古人,获得独立。
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改称“沙皇”,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俄罗斯帝国
1613年,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地处欧洲最东部边缘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正式形成,改名为俄罗斯帝国。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卖给美国),国土面积约2280万平方公里。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先后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合伙同英国对中国帕米尔地区进行了两次私自瓜分,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纳入其版图,策动外蒙古与中国分离,并武装侵占了江东六十四屯(1900年)、唐努乌梁海(1944年被正式并入俄罗斯)等地区,共计使中国丧失了3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俄罗斯帝国全盛时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苏维埃俄国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

1922年苏联建立,随后几十年间,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加入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全盛时期

苏联解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