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为何没有盟友?只能说自作自受!

(0)

相关推荐

  • 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十二场战争, 俄罗斯越战越大

    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程度就是一部战争史. 宋太祖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些国家,因地理,环境,文明,民族等等的原因经常发生战争. 真的是离天堂很远,离地狱很近. 比如,英国与欧洲大陆崛起 ...

  • 18,19世纪的沙俄为何不对军事三流的清朝下手,转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俄国人是个好战的民族,他们的近代史,就是战斗的近代史. 不说二十世纪的事了,仅从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来说,俄国人和瑞典帝国开战数次,和奥斯曼帝国也是多次开战,和波兰也是数次交锋(波兰多次被虐). 按当时 ...

  • 一战之后欧洲曾短暂收复君士坦丁堡但并未守住

    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前,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虽然有很大矛盾,但对待奥斯曼人,双方的态度是一样的,那就是坚决不能让君士坦丁堡这个西方桥头堡被奥斯曼人夺去. 为此,身处梵蒂冈的教皇对君士坦丁堡的危机深表关切,并 ...

  • 沙皇俄国崩溃的根源是什么?

    沙俄的国家战略就是"双头鹰",其最终走向崩溃的根源也在于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扩张被同时打崩.其实没有人怀疑过沙俄的庞大与强悍,从最早伊凡大帝建立俄罗斯帝国开始,俄国就是实力的象征.经过 ...

  • 克里米亚战争,遭盟友背叛列强群殴,俄罗斯“人品”问题出在哪?

    在欧洲甚至世界战争史上,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都有着重要地位.本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这之前已经打了多次仗,到这一次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势均力敌变成" ...

  • 克里米亚战争33–沙皇尼古拉

    上篇<外交风云>里面咱们说到,沙皇尼古拉终于认清形势,答应无条件接受"四点要求".随后的几周里沙皇想尽早开始和谈,随着奥地利加入西方阵营,沙皇担心一场群殴俄国的大战即将 ...

  • 克里米亚战争 01 – 东方问题

    前些年普大帝策划克里米亚公投,把克里米亚从乌克兰肢解出去并入俄罗斯,让克里米亚这个原本生僻的名字一下子成了热门词儿.也确实克里米亚对俄国来说地位十分重要,俄国人也花了大把人力物力经营于此,俄罗斯族还占 ...

  • 克里米亚战争 02 – 英法的态度

    上篇<东方问题>里面咱们提到,俄土之间矛盾纠纷的解决,两个大国英国和法国是绕不过去,这两个国家在土耳其问题上,是怎么考虑的呢?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国势可谓是如日中天.工业革命在英 ...

  • 克里米亚战争 03 – 法俄较劲

    上篇<英法的态度>里面咱们提到针对土耳其的"东方问题",英国和法国跟俄国都有不同的看法,法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还打算在其中的圣地问题上做做文章.于是路易·拿破仑· ...

  • 克里米亚战争 04 – 缅希科夫的使命

    上篇<法俄较劲>里面咱们说了法国跟俄国在土耳其较上了劲儿,法国赢了一合,沙皇发誓要扳回来,那么沙皇尼古拉打算怎么做呢? 沙皇尼古拉是个意志坚定的行动派,光耍嘴皮子不是沙皇的风格.尽管知道了 ...

  • 克里米亚战争 05 – 英国人无所作为

    上篇<缅希科夫的使命>里面,咱们说到英国大使馆临时负责的罗斯上校,命令地中海舰队立即派军舰到土耳其海域,为苏丹撑腰.不过当时通往伦敦的电报线路,只铺设到贝尔格莱德,到君士坦丁堡这段还需要其 ...

  • 克里米亚战争06–陷入僵局

    上一篇<英国人迟疑不决>里面,咱们说到俄土谈判令英国人忐忑不安,这谈判桌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回到1853年的3月16日,缅希科夫拿出内斯尔罗德给的第一个锦囊,要求土耳其人在圣地问题 ...

  • 克里米亚战争07–维也纳备忘录

    上篇<陷入僵局>里面咱们说了,几方剑拔弩张,作势谈判破裂就大打出手.沙皇入侵多瑙河口诸公国的消息,通过报纸和外交渠道在英国广泛传播,但是阿伯丁首相认为那并不表明就要打仗了.英国驻圣彼得堡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