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解剖及相关疾病

桡神经主要来自C6~8神经根,是臂丛后束发出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及腋神经后的主要神经支。

应用解剖

桡神经是臂丛后支发出上肩胛下神经和下肩下神经、胸背神经以及腋神经后的主要神经支。臂丛后束由上、中、下干的后股组成,故在解剖层面上有广泛的神经根纤维来源,桡神经纤维起源于C5-8的脊神经根。

桡神经及其终末支骨间后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臂丛后束因位于腋动脉后方而得名,其实臂丛后束、内侧束、及外侧束仅在胸小肌覆盖的一小段范围内与腋动脉才有如此严格的毗邻关系。

臂丛后束的分支及其肌肉支配:上、下肩胛下神经共同支配肩胛下肌;下肩胛下神经支配大圆肌;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腋神经支配三角肌;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骨间后神经延续于桡神经,支配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和示指固有伸肌。

在靠近桡神经后束的发起处,自桡神经的背侧发出数目不等的肱三头肌肌支,斜向走行,支配肱三头肌中的一个或多个头。在腋部探查桡神经时,可从腋动脉和肱动脉的内侧或外侧进入。

腋神经与桡神经相邻,在喙突水平游离腋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并将其拉向内侧,在腋动脉的外侧很容易就能显露腋神经。此处桡神经的解剖参考点就是腋神经的起点,在约大喙突水平。喙突是胸小肌外侧止点的附着部位,该骨性突起很容易触及。

旋肱后血管从腋动静脉发出,在走向四边孔水平时与桡神经伴行。四边孔由大圆肌、小圆肌、肱骨和肱三头肌长头构成。

在四边孔和喙突之间,腋神经位于腋动脉后方,桡神经的起点也位于此。

多数患者的尺神经比桡神经细,形状更圆。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紧密相邻,而前者明显比后者细小。尺神经起始于上臂屈肌间隙,且一直与腋动脉靠的很近,并随着动脉走向远端,而桡神经逐渐远离血管走向后方。

上臂部的桡神经

桡神经在上臂部紧贴肱骨从内侧绕行向外侧,穿行于外侧肌间隔,此处的桡神经相对固定且容易显露。

在桡神经沟,神经被肱三头肌外侧头覆盖,神经束的数目减少到4-5束,这是桡神经全长神经束数最少的一段。桡神经在桡神经沟水平发出一些股支支配肱三头肌内、外侧头。

常见的周末瘫是由于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处受压引起的,其特征并不是肱三头肌的瘫痪,这提示,在桡神经沟近端发出的肱三头肌运动支更为重要。

支配肘肌的神经在桡神经沟发出,当桡神经麻痹时,肘肌失神经支配提示损伤部位在该肌肉肌支起点附近。

在上臂远端外侧,分开肱肌与肱桡肌就可以发现位于两者之间的桡神经。桡神经在肘上2-3cm、桡神经沟远端7-8cm处发出一分支支配肱桡肌。

肱肌受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是人体内少数几块双重支配的肌肉之一,桡神经损伤的患者很少表现出肱肌肌力减弱,但肌皮神经损伤的患者也并不会因为桡神经肱肌肌支正常而表现出强大的屈肘力量。

支配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的运动支的起点有重要的临床解剖意义,通常这两块肌肉由在上臂远端肘关节附近的桡神经主干外侧面发出的几条神经分支支配。在肘关节附近,桡神经发肌支支配部分肱桡肌 、肱肌和桡侧腕长伸肌,也支配肱桡关节和环状韧带。

肘部和前臂近端的桡神经

桡神经绕肱骨后穿过外侧肌间隔下行进行肘窝。神经在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深面穿行于上臂屈肌间隙,分为桡神经浅支以及斜行走向后方的以运动神经为主的骨间后神经。

桡神经浅支

桡神经浅支在肘窝很容易触及,它在肱桡肌边缘深面、桡动脉外侧走向前臂远端。此部位神经位置比较浅。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桡神经浅支于肱桡肌肌腱深面绕过桡骨进入前臂前侧。

桡神经浅支穿出深筋膜后分成4-5条分支,这些分支跨过腕部鼻咽窝,在拇伸肌肌腱浅面和腕关节与舟骨的后方走向远端形成终支支配手背的皮肤。

其支配范围有很大的变异,通常支配背桡侧半、虎口、拇指、示指背侧和中指桡背侧皮肤。

骨间后神经

桡神经在上臂远端发出各分支后,其余的运动纤维进入位于前臂的骨间后神经。该神经支配除桡侧腕长伸肌以外的所有前臂背侧伸肌。桡侧腕长伸肌通常由桡神经主干发出分支支配。桡神经浅支和骨间后神经的分叉部位在上髁远端1-2cm之处。

骨间后神经从桡神经主干分出后,穿过前臂掌侧筋膜室,进入背侧筋膜室。骨间后神经位于旋后肌深浅两个头之间,绕着桡骨斜向后下走行。

骨间后神经在穿过旋后肌深浅头之前发出分支支配旋后肌和具有重要作用的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肌支有一部分被此区域内的小血管遮盖。桡侧腕长伸肌肌支可从桡神经浅支近端或桡神经主干远端发出,有时,也可从骨间后神经近端发出。

正确认识旋后肌的解剖结构是理解骨间后神经行程的关键。旋后肌有一个起自肱骨外上髁的浅头和一个起自尺骨的深头,两个头都止于桡骨。骨间后神经走行至旋后肌浅头的上界,在旋后肌掌侧或浅头近侧缘的深面通过,然后走行于深浅头之间。

旋后肌的掌侧在跨过骨间后神经表面时形成被称之为Frohse弓的弓形结构。此处骨间后神经很靠近桡骨,有时甚至直接贴在桡骨上面。

前臂中段的桡神经

骨间后神经在旋后肌下界深面穿出,进入浅层伸肌的深面后,立即分支支配伸肌群,包括尺侧腕伸肌和指伸肌的数条短分支,以及支配示指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的两条分支。

在与拇指运动有关的指骨和掌骨背侧,均有一根或多根肌腱附着。这些肌腱包括:①止于远节指骨的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②由正中神经支配、止于拇指近节指骨的拇短展肌;③止于掌骨的拇长展肌。

除了由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外,其余三块神经都由骨间后神经支配,桡神经主干或骨间后神经损伤都会影响这三块肌肉。

拇长展肌有微弱的屈腕功能。当拇长伸肌功能丧失时,拇短展肌有轻微的伸拇指远侧指间关节的作用。

相关疾病

(1)桡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

感觉障碍是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2)前斜角肌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一种,指各种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患(其中有桡神经病变症状)。

(3)桡神经易被卡压的部位

腋臂角处: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桡神经沟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称为“周末综合征”。

穿出外侧肌间隔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上方10厘米,在该处桡神经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作用,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是处于一个腱性组织环中,容易遭受卡压,特别是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损伤该神经。

旋后肌管: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穿过旋后肌的一个肌性间隙,旋后肌在肱骨处上髁的外侧和内侧的起点形成一个弧形向远端的腱性弓(Frohse弓),这个弓可造成骨间后神经在此处卡压。

(0)

相关推荐

  • 肘关节解剖

    肘关节解剖特点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 ...

  • 12对颅神经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鉴别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高分辨率DTI成像 图 1 嗅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冠状位嗅神经束:B,高分辨率示踪嗅神经:C,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2 视神经.A ...

  • 淋巴结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诊断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淋巴器官 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是淋巴管 ...

  • 鼻及鼻窦影像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

    作者:陈燕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 甲状腺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技巧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thyroid gland)位于颈前部,呈"H"形,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甲状腺的位置 甲状腺两侧叶位于喉下部与气管上部的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 ...

  • 阑尾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与鉴别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据统计,在一般医院中占急腹症首位,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阑尾炎之所以常见且多需要手术治疗,与阑尾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 1 阑尾的位置和形态 阑尾是盲肠内后壁附 ...

  • 腰椎CT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

    (一)腰椎 L1-2至L4-5的椎间盘形态大致相似,呈肾形,后缘年轻人稍凹,凹陷部与后纵韧带走行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后缘可变得平直: 正常L5-S1椎间盘的后缘较平直,并可轻微膨出: 椎间盘由髓核和 ...

  • 收藏必看 | 腕关节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 腕关节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